赵全福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小学 463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单一,很难进行自主思考。为此,教师要增强对学生思维创新性、独立性、灵活性和多向性培养,他们自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加深理解和灵活掌握,形成高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思维能力
在现阶段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进行问题分析时可以做到更加准确以及拥有逻辑。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去结合教学内容、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以往应试数学教学当中较为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将以往的教学重点由学生考试所得分数转移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拥有对问题可以做到自主学习以及深入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促进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展。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增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打造生活化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星期,发展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敢于陈述己见,逐步提高学生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沉浸在学习状态中,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谈话的方式实施教学,强化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充分彰显自我,主动他那岁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要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近后远等。二是重视直观演示,化难为易。对于低年级学生,通常比较难理解的较抽象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促进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三是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家里来了客人,在吃饭时应该拿几只碗?筷子又应该拿多少双?学生通过对平时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自然就能把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掘出来并通过思考来解决,这一过程本身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发展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更好的完成学习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利用动手操作,是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体验,掌握学习方法。
例如,在对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将硬纸板折叠成相应的形状,让学生对正方体或长方体在形象上有一定的感知,然后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通过实施动手操作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比较直观的教学,利用学生的直接感受,将形象的思维向着抽象思维过渡。
4.通过联想来培养小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
在小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联想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联想快慢,来判断学生是否聪明。当然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通过联想更容易进行个性化教学;其次,联想的宽窄要适度。所谓的宽窄,就是人在联想的时候,所能想到的思维的面度,比如在学习《货比三家》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將全班分为几个小组,为学生创建一个商店的情景,其中三个学生扮演商店的老板,其他小组的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采购任务:1.哪家的文具盒最便宜?2.甲、乙、丙三家商店销售的铅笔价格如下:1毛、2毛、1毛5角,其中甲家是最贵的,乙家是最便宜的,请问,丙家的铅笔多少钱?类似此类的问题,给出少量的已知条件,让小学生自己探索。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学生因为觉得“好玩”而具备好奇心,又为了完成任务,主动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联想,最终得出最合理的采购计划。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一个生活中的作业,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家附近几家商店某几个商品的价格,并制定出如何才能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到左右商品。
5.联系生活,引导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原型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能够将这些数学思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逻辑性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理解不了,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解。这种培养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应变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养鸡场分三次将一批鸡投放到市场中,第一次卖出的数量比总数的1/3还多50只,第二次卖出的比总数的1/2少40只,第三次卖出了100只,请问养鸡场原被总共有多少只鸡?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数字都是整十数,那么为了实验方便,可以将这些数学先除以10,最后算得的结果再乘以10,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来代替鸡,在家里可以用筷子,在课堂上可以用粉笔,以实验的方法记性,学生能够手、脑、眼并用,对于问题的解决比学生去寻找公式再冥思苦苦相容易得多。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当下的教学环境,数学思维方法被需要广泛运用,才能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才能利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进行专项训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有规律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建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甫南.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02):83-84.
[2]雒翠燕.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