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花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石涧镇天花小学 238391
摘要:尽管阅读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任务,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阅读教学仍存在部分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应立足于时下教学现状,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形式,以推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六年级语文;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及方向,立足于新课程要求,以构建更加科学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将教学内容全面整合,并结合课后练习,以全面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落实,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促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一、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高效的阅读教学应当建立在教师对于教材的充分认知与掌握上,将教材中所设计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同时,还应当对于课程标准及大纲的要求进行透彻分析,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展开阅读教学。基于此,在对于文章线索、脉络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教学目标,进而利用课后习题展开教学,以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涵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升其教学效果[1]。例如,在《少年闰土》中,则可以“鲁迅”为核心,在课程目标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并掌握文中语言的修辞表达。基于此,在具体教学实践时,则需进行充分备课,依据教学目标,搜集并整合相应资源,进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逐一落实。以通过科学的引导,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其中的语言修辞。同时,教师还可结合教材中关于鲁迅的其他文章进行延伸引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等,为后期的阅读教学作以良好的铺垫,实现新旧课程的有效衔接。
二、与课后练习充分结合
六年级阶段的阅读课程中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课文了解能力,还需要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从而在深度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促使其思维、表达、概括等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则需将课后练习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透过习题的训练目标,以实现课文的深入理解[2]。例如,在《月光曲》中,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在进行习题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分析习题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进而有目的的进行阅读内容的学习培养。
比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以学生能够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思想,能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亦能够从朗读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内容;“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中,则是需要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能够有效梳理文章思路,构建完整的脉络体系;“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则是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审美能力,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最后,背诵第九自然段则是对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积累以及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课后习题对于阅读教学有着综合培育的效力,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中综合培养要求,使得学生在阅读的学习中得以更加准确、全面的理解其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三、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阅读教学亦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地位,这是教师在现阶段教学中尤为需要注意的教学问题。由于传教学思想的深化,导致目前大多数教师仍以陈旧的教学模式为主导,学生在阅读的学习中较为被动,且学习成效不高。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其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得学生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优秀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则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效参与至课堂学习中,进而全面推进阅读的教与学。例如,在《那个星期天》中,教师则可让学生首先依据这一标题进行设疑,提出自己的疑问,由教师整合之后,并进行问题补充,如“那个星期天具体是什么时间的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是作者吗?文章是什么体裁?”等等,进而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进行阅读,以促使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展开阅读学习,使得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提高其对于文章的好奇心,深入仔细的进行课文阅读,以促进其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而在阅读之后,教师则可依据文章内容,进一步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深化对于文章的理解,培养其思维及学习能力,如“文中主人公在这一天的心情变化历程是怎样的?”“有哪些语句是描写心情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用意?”“你认为文章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等等。如此一来,结合阅读前的问题内容,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从而促使其形成自主思考的良好学习能力,使得阅读知识的掌握不仅有效实现,亦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地位,使得教学效率得以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阅读的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核心部分,其不仅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影响作用,亦是推进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支架,因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对于教学科学性的重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文金娥.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几个问题[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11):0059-0059.
[2] 韦力华.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