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英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四海小学校 重庆市 南岸区 400000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也正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课前的有效预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发挥预习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和成效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预习;方法指导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预习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前的预习任务,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依然不会预习。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因此,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问题,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上预习指导课的形式给学生进行集中起来针对性的预习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课上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给他们讲解一下预习的好方法,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在语文学科学习当中有效预习并不只是读一读文章,抄写几遍生字就可以敷衍了事的。而是要勤动手,多下笔,对于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以及记忆比较模糊的知识点都需要利用字典进行查阅。同时,对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疑问的地方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标记方式来进行重点标记。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好的句子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要进行划线。对于存在疑虑的地方可以打上一个问号。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才能够有重点的去进行听讲。好的预习一定是读,写,思相结合的。而通过好的预习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当前的学习情况来安排一些任务,对于学生的一些要求在预设的时候不能太高。这主要是因为过高的预习要求和预习任务往往会让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预习任务设定上,教师也可以进行分层设定,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进步。例如,在预习六年级上册《草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去查阅文章当中的生字生词,把一些好的语句画下来并进行摘抄。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他们的基础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具有思考性的作业,除了让他们掌握字词之外,还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划分文章段落,总结文章大意,针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等任务。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完成一些拓展类的作业。例如,收集与草原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性的阅读,模仿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融入感受的写法进行仿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获得发展与进步。
二、预习得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不仅仅要给学生讲解一些预习的好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去尝试多练,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预习《开国大典》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通读文章,然后选择三个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进行详细地查阅。这些词语往往就是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地方,对于理解全篇文章的内涵来说具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详细查阅和学习就能够提高学生对整个文章的把握。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堂问题教给学生来安排,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预习的内容,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设定三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这就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例如,有的学生提出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科学家在研究火星的时候取得了哪些突破和进展?”通过这些问题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三、有效反馈,给学生的预习提供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同时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反馈给学生的预习提供合理的评价和建议。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预习任务。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监督。要能够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合理适当的点评,并且能够给学生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在预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的时候,有部分学生紧紧围绕着课文中的内容来进行预习。在生字生词上进行了详细的预习,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没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建议他们在预习这个文章的时候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地球的重要性,以及破坏地球的现象。在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通过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在下一次完成预习任务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投入。
四、针对不同的课文,有重点地去进行预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课文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预习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预习,同时,在预习过程中的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题材,有重点的去进行预习,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预习的效率,对于资料性比较强的文章。例如,《金字塔》《威尼斯的小艇》等课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而对于知识性比较强的文章。例如,《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文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侧重于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摘抄。通过有效的预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情感性比较强的文章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以分析为主,写下自己的感想。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去进行理解和感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文章旁边,这也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方法的指导非常的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给学生讲解常见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学会预习。同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建议,针对不同的课文,引导学生有重点的去进行预习。
参考文献:
[1] 邱善新. 快乐预习 让“前奏曲”悦耳动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预习指导[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6.
[2] 贾巧玲. 奏响课堂前奏曲——浅议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指导[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10):53-53.
[3] 向竞. 授之以渔——语文课前预习中的学法指导[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S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