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式课型的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黎水凤
[导读] 群文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个议题开展的阅读活动
        黎水凤
        广西梧州市龙圩实验中学  543199
        摘要:群文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个议题开展的阅读活动。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学生的视野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不过开展群文阅读是需要注意一定的问题的,是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式
引言
        以往教师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填鸭式以及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无法实现全面开放,课堂教学活动枯燥无趣,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阅读的灵活性相对较低,解答阅读问题的过程中只会机械套用模板。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发展,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于语文阅读探索的热情。
一、群文阅读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语文阅读难度不断加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能力,因而增强初中阅读者文本读解技巧,锻炼其语文阅读素养能力是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性工作。群文阅读模式对比以往的文本阅读模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高度注意力,使文本阅读保质保量,同时通过对比也强化了文本阅读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将同主题、风格相关的系列文章进行分类对比阅读,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自主对文章之间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进行辩证性思考,并找到阅读这些系列文章的规律和技巧。初中生能够通过群文阅读模式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充分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阅读兴趣以及理解能力。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式课型的教学设计策略
        2.1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计划地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解文本结构、字词以及文本的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环境过于枯燥。很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产生了厌学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激发。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前设定好教学计划。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同时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结束一本书籍的阅读,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在班级内组织一些读书分享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交流阅读感悟。
        2.2增强师生互动
        当前的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将学科特色彰显出来,将学科的育人价值增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将有价值的观点、看法形成。

鉴于问题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是学生深入思考的有限途径,所以教师可以创设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质疑,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智慧的火花点燃。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篇文章是出自莫泊桑之手,从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短篇小说中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三位巨匠为: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教师可以选择的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套中人》《变色龙》《项链》等。不过在让学生阅读这些文章之前,教师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而提出问题的入手点为对比、迁移、冲突等方面,让学生去深入地思考,有效地将问题解决。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创作背景方面,这几篇文章有怎样的相同之处?人物形象的特点怎么样呢?人物性格和形象有怎样的不同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将每个作品的侧重点概括出来。比如:《项链》将资产阶级的道德风尚的丑恶揭露了出来,《变色龙》讽刺的是俄国的官场现象,《警察与赞美诗》将美国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体现了出来。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可以深入地去思考、去总结,可以真正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切实地将作者的情感体会到。
        2.3进行阅读引导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推进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由简入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使用合理、科学的培养方式一步步加深学生的阅读难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理解思路,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合理的教学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从选文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顺序进行引导,以此掌握教学环节。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提出具有统领性作用的问题,这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探索,在发现问题时学会自主探究。教师在刚刚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对独立的文章,一步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逐渐增加文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学会群文阅读。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应该将所选择的文章看作一个整体,根据《教学大纲》对文章的主旨、思想感情、写作技巧等方面设置相关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
        群文阅读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式就是让阅读者能够在一定时段内进行“一群”文章的阅读,运用辩证思想对阅读内容进行比较式的思考和掌握,切实加快了学生的阅读速度,丰富了其综合阅读才能。群文阅读是初中生将教材与课外素材有机结合的有效渠道,在初中语文中的开展迎合了新课改下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具备可行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朱生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名师在线,2020(35):52-53.
        [2]陈金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5):92-93.
        [3]张.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指导[J].散文百家(理论),2020(1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