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施小双
[导读] 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已日趋重视,而小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出现已成必然
        施小双
        南宁市江南区亭子小学 530031
        【摘要】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已日趋重视,而小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出现已成必然。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对文言文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响应新课改指导的教学观念探寻恰当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和写作兴趣,让学生们能充分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也促使小学语文教育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在如今的小学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会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渐的加深,但以往文言文则多为课外阅读的形式展现。由此可见,帮助小学生们从小打牢文言文基础,是每一位小学老师应尽的责任。但文言文较白话文晦涩难懂且枯燥无味,所以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技巧,再佐以良好的教学策略巩固学习。经过长此以往的练习,小学生们的文言文水平将会得到稳步提升。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以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一、记忆诵读教学,丰富阅读体验
        在许多语文课堂中,记忆诵读教学是非常普遍的教学策略之一,但很多老师却不能充分利用在课堂上诵读文言文的时间,仅仅让学生们粗略地阅览了文章,而对文章本身的内涵却一知半解。因此对于这种陈旧教育观念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师们应以全新的教育面貌实行文言文诵读教学,在诵读的同时加强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将情感融入于故事之中,能让学生们穿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能够在诵读与理解中被强烈激发,使学生们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1]。以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去诵读、理解和记忆文言文,从而达到提升自身文言文水平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塞翁失马》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开始笔者为学生们点击播放原文的朗读音频,并要求学生们跟声默读,以达到培养学生们文言文语感的目的。然后笔者为学生们细致讲解了记忆诵读文言文的方法,再让学生们自由地大声诵读,之后笔者再用示范诵读让学生们逐字逐句跟读,并给学生们详细解释了句子的断句方式和韵律格式,帮助学生们疏通理解文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使学生们明白了只有反复诵读和逐章逐句理解才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只要强化诵读和理解的训练,就会使学生们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反复训练熟能生巧,学生们的文言文水平自然会得到稳定且快速的提升。
二、培养阅读兴趣,崇尚寓教于乐
        当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学生们几乎都会感到不知所云。在表面看起来是由于文言文阅读方法和经验的欠缺,但总而言之则是对文言文阅读兴趣的低迷和方式的欠缺[2]。

于是学生们会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一种畏惧和厌恶心理,长此以往则会形成一种厌学的恶性循环。所以小学文言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协助他们去克服恐惧厌学心理。遍观小学所有语文教材,课本中所包含的文言文总体篇数较少而且篇幅较短,但表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故事,文章内蕴更是发人深省,共情性比较强烈。如果把古今不同的写作方式拿来比较,就能更直观地彰显文言文特点。
        就拿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举例,学生只要一看标题,其中的故事便一目了然,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更是烂熟于心张口就来。拿现代白话文和古代文言文作对比,文言文的言简意赅便展现得淋漓极致。虽然文言文内容精短但意蕴丰厚,尤其是古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其中遣词造句意境之美令人赞不绝口。因此以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类比作为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切入点,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能够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文言文的诸多特点。学生们在比较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学习每一篇文言文时自然胸有成竹兴趣盎然。除此此外,伴随科技的高速发展,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是形成了当今课堂教育的一种大趋势,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多元化、立体化的展现模式,佐之以生动形象的图文标识和情景交融的故事叙述,引领着同学们寓教于乐地深入学习。
三、学习善于思考,掌握文章内涵
        一篇文言文的学习,如果只知道文章流于表面的大致意思就浅尝辄止,这无疑是一种因小失大的表现。当学习每一篇文言文时,学生们应当深入文本,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领略作者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们应当做到勤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一篇文章的精髓。并且在思考时要注意逻辑的严谨,凡事有理有据,然而这恰恰也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篇文章的理解只是片面而不够客观,于是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可以做课外延伸,搜集、了解有关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等有关资料来思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说韩愈的文章《马说》表面上是讨论马,其实上是作者对社会做出的一种批判,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感慨。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正确引导学生,文言文的学习绝不仅限在课堂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生们应当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课本为中心向四周不断延伸,这样才能使文言文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读书能够使人明理而不昧,文言文的阅读与积累亦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精神文明世界。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路还很长,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总而言之,之一掌握了文言文的正确学习方法,学生们再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与经验的累积,就一定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陈慧.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趣味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24):107.
        [2]仲启燕.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2020,(20):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