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刘聪然
[导读]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华夏先辈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刘聪然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逸夫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072250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华夏先辈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加强古诗词教学,拓宽小学语文教学路径,既是新时代语文学科应该切实践行的育人导向,又是传承华夏优质文化、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且,在古诗词的洗礼、感染、陶冶下,小学学生的思想与意识也将更加完备,为促使其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价值定位确立提供铺垫。但是,由于古诗词普遍语言隽永、内涵丰富、表意多样,加之其创作时代比较久远,以致很多小学学生在理解、学习、感知上往往存在很大困难。如果长时间采用传统手段开展指导,势必会措施学生学习自信,古诗词教学的育人功能自然难以彰显。对此,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借助其形象化、直观化、多样化呈现方式就古诗词的写作背景、真实意境、鲜活情境等予以展示,促使学生更为丰富的认知刺激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达到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提升与发展需要满足的目的。
        关键词: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信息技术是基于科学发展、技术变革背景下而诞生的一种更具优势的教与学辅助工具,其强大的可视化、动态性、交互式、即时性功能,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高质量开展拓宽了路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古诗词中涉及的社会背景、凝练字词、思想情感、表现方式、鲜活场景、深邃内涵等,均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或工具转化为辅助性视频、图画、音频等直接呈现,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视觉、感知等给予刺激,达到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理解的目的。为帮助学生多视觉、全方位解读、品味、领悟古诗词内涵与外沿提供铺垫。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延展性也会切实提升,更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因此,为了切实凸显古诗词的教育价值,使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充分、深入,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借助与应用,并通过对信息技术辅助下各类媒介、资源、工具作用的发挥,为确保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向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发展而提供助力。
        一、以信息技术为引领,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
        很多古诗词在表情、达意上比较抽象,语言、文字上比较凝练,思想、主题上比较隽永,而小学学生普遍生活经验匮乏,知识积淀欠缺,加之思维、理解、认知能力与古诗词的深入学习要求有着一定差距,以致很多学生在朗读、感知、学习上大都存在诸多困惑,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够理想。而就教育目标定位来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以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培养语感、激活思想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则可以将古诗词中的文字、词句转换为形象、具体的声音,图画,动画等,就古诗词的内涵予以直观呈现,将学生以别样的方式引入更为鲜活的认知情境,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进而在慢慢探究、体味、理解中领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近距离与作者对话,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开展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对王维15岁就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来到京城后对亲人、家乡的思念获得深入、充分理解。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就重阳节(九月初九)的传统习俗予以展示,帮助学生体味古代民间的重阳节登高祈福、佩插茱萸、拜神祭祖等的热闹场景,并重点就“茱萸”呈现,让学生在图片、视频感染下进入诗作之中,整体感知古诗词内容、意境、思想、情感,学习其字词、语言、表达方式等,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同一古诗词,如果站在不同角度开展分析、学习、感知,对其理解也会出现较大差异。

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重点以直接讲解、分析,要求学生识记、背诵为主,加之古诗词本身较难理解,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此,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即时就信息技术予以借助、运用,从不同层面来呈现古诗词的内容、意境,对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给予刺激,让学生在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中进入诗词意境、内容领域。在课堂上与诗作、作者对话、交流、互动,全方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古诗词教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在开展骆宾王的《咏鹅》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用信息技术引入“鹅”、“鸭子”、“天鹅”三张图画,组织学生开展判别,认识“鹅”的长相、习性等。接着用视频展示“鹅”的活动场景及其鸣叫声等,从听觉角度对学生予以刺激。最后在引入诗作的教学,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刺激下带着浓厚兴趣投身对诗作的学习,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三、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品味鉴赏
        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可以将学生引入身临其境般的真实场景,为帮助学生品味、鉴赏古诗词提供铺垫。而且,在这些更为逼真、形象、鲜活的场景引领下,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也会得到充分激活,为提升古诗词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提供铺垫。同时,面对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与古诗词创作背景、社会现状、文化氛围等有关资源感染,中华民族优质文化的魅力也会得到切实反馈,更利于对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理解力的激活,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尤其在进行古诗词的语言、情感、思想等品味鉴赏时,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与诗作之间引发共鸣,更利于教学效能的提升。例如,在开展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桂花”这一意象,并以此为辅助,顺势展示“嫦娥奔月”的故事,将学生待到桂花随风飘落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慢慢品味、细细观摩,感知诗作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获得美的陶冶与洗礼,在古诗词的品味鉴赏中实现对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培育。
        四、结论
        总之,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与显著优势,使得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且更利于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与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且,在信息技术作用的驱使下,很多古诗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必将得到高效、科学、充分化解,古诗词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自会切实提升,更利于对学生健全人格、完备意识、人文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应通过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并将其与古诗词教学有机关联、紧密融合起来,就古诗词涉及的知识、内容、情境、素材、思想等予以直观呈现,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供铺垫。以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切实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仅为一种教学辅助,教师在借助其落实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指导时,必须以教学需要与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发挥其效果。切忌由于对信息技术的不加选择、不做判别而随意使用而冲淡教学主题,对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培养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信息网络技术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66.
        [2]张志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75):76.
        [3]华剑宏.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8(19):70-71.
        [4]陈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Z2):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