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梁华美
[导读] 随着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广泛关注,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梁华美
        新兴县稔村镇兴育学校  广东新兴  527400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广泛关注,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小学升初中的阶段,更加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性格品质等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本文就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受传统教学模式观念影响严重
        应试教育对于现阶段的中小学校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会更倾向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对于语文学科的阅读课来说,教师会设计课堂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舍弃很多让学生自己及逆行思考的过程,通过自己的课本讲解来让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及思想感情进行掌握,这个过程只是用来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得不到发展。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拒绝自己进行独立思考,认为教师的讲解就是正确的,不需要自己进行相关的理解与研究,不利于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2对必要的核心素养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许多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现在还不需要进行核心素养的相关培养,就会从根本上忽视对学生的培养机制的制定。他们会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许多自身的思维能力也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在这个时候进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在浪费时间。与其花费时间做一些无用功,还不如专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1.3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认识不够
        虽然现阶段国家和有关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但相关策略的实施现在还仍处于初步运行的阶段,所以虽然现在会有很多内容与目标要求相关年级的教师需要对自己学生采取适当措施来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因为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就导致教师甚至学校都没有对该种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足够的重视,这就会导致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道路必定是艰难而又坎坷的。核心素养概念被我们所了解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即使相关的教育部门正在通过很多方式来对该项举措进行大力的宣传,但成果还是不够尽如人意,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策略
2.1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渗入
        教师作为小学阶段为学生设计相关课程的指导者,需要从根本上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产生足够的重视,才能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突出体现出来。特别对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学生自由朗读的环节,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自己的语音语调或者面部表情的变化,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教师在讲解某一课课文时,例如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篇课文时,可以抽时间将课本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作者经历来对学生做一个阐述,丰富学生们的语文知识素养,以及在布置作业时,重点设置仿写、续写的题目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成果。


2.2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元素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都步入正式学习阶段刚不久,没有形成稳定的语文阅读能力,而教师在进行自己的课堂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应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而且在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的现阶段,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中大力应用科技发展的胜利果实,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及动画音乐,活跃学生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愉悦和轻松,比如可以播放《金色的鱼钩》相关的部分影片,让学生更加能感受文中表现出的那种情感与表达。在教师的课堂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增设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来使学生拥有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并能够从小培养学生间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符合现代教育部门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给予学生一个自由快乐的受教育机会。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偏概全,需要根据课本的具体背景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于不同的课文,实现多元化元素相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
2.3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活泼性
        教师在建设语文教学课堂的过程中,除了要在课堂中结合多元化的元素之外,还需要设置相关环节来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处于小学的学生还处于一个懵懂的年纪,对学习缺少明确的安排与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打造具有丰富趣味的语文阅读课堂,充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热情,脱离传统的教师机械性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日常生活的情景或者案例让学生进行课文分角色朗读,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内同学按照性别或性格特点来进行相关角色的安排,通过形象生动的分角色朗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与体验,还能帮助学生对语文相关知识得到充分的掌握。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设置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不但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学习目的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放松。所以在语文课堂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活泼性,要满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活中的性格特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文的基本素养。

三、结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需要值得重视的方面,因为初入正式学习过程的学生,往往还不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来不断对他们的这种能力加以培养,才能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学习语文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安排进行单纯的阅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品质价值导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的相关素质,在课堂时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增添语文相关知识的培养。虽然学生现在处于小学阶段,未来的语文学习过程还有很长,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可估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产生,就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就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知识储备来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通过实际手段来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可以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及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而付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裘彩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8,(27).16.1672-1896.2018.27.258.
        [2]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着力培育 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
        [3] 温儒敏. 部编新版六年级下册语文[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年:31-34,6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