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源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 417700
摘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是教师更加关注的问题,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促进学生形成的正确观念。因此,在高中语文课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需求,而且要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弥补教育中的不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在实践的指导下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探究
引言
高中生已经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并且能够独立学习的个体,而高中阶段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在理解所学知识,建立自己的学习系统和计划学习方面具有独立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须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高中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及其能力的全面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首先,教师没有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占主体地位,教师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并向学生详细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尽管教师在教学时也想激发课堂气氛,但通常是学生围绕着老师转,即老师讲话而学生在听,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变得依赖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
其次,老师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是,在中学语文阅读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大多老师使用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由于我国根植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向学生传达知识的同时,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提高学生的教育成绩上,但他们却忽略了对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优化语文教学的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在高中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主体,也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力量。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稳定的语言素养,始终反思自己的能力,树立榜样,并鼓励学生提高其核心素养,还应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样可以在实际教育中更有效地进行中国高中课堂核心素养教育,从而改善课堂氛围和教育效果。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相关的语言材料,形成基本的语言建构,而写作是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表现。同时,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的本质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和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与写作在教育中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及运用能力,巩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3.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自古以来,合作学习一直是教育和育人的重要方式,也是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很重要且经常使用的原因是它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探究,以朋友和向导的身份参加,并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提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
4.建立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受的提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以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并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应用生活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和物。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发现语文知识和生活的相关性,产生亲切的感觉,并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开始学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进去,丰富写作的内容,增加写作的情感,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样,学生将能够充分理解并了解荷塘美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并增强学生的感受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渗透日趋明显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环节,并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放在其教育计划中的重要位置,全面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欣赏能力、思维水平和文化传承意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阳,刘春.形上谓道,形下谓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
[2]王轶.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例[J].语文知识,2017(24).
[3]沈小瑜.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23):247.
[4]徐艳秋.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4):510.
[5]魏定乾,夏志英.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