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飞
辽宁省凌源市幼儿园
[摘 要]构建幼儿科学关键经验,能够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对丰富幼儿认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都有极大帮助。教师要针对幼儿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现实需要,采用多元化激发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育;关键经验 ;搜集能力
关键经验是幼儿发展必须获得的经验,它在幼儿经验结构中起着节点和支撑的作用。幼儿科学教育的关键经验则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支持幼儿发展的最关键的经验。如何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设置器材操作,培养幼儿搜集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用工具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 让幼儿认识常用工具,并利用各种工具开展信息搜集,是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关键经验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设计实践操作游戏,提升幼儿信息搜集能力。
例如,进行《时钟的秘密》教学之前,教师让幼儿利用课下时间搜集钟表相关知识。有的幼儿利用电脑查阅,有的幼儿询问家人。教学伊始,教师问道:“大家知道钟表的起源吗?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幼儿根据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回答。钟表由很多部分组成,教师展示零部件模型,并给出钟表组合顺序,引导幼儿进行钟表组合操作。幼儿表现欲望极强,纷纷进行组装。幼儿对组装的技巧和方法尚未完全掌握,开始组装之前,教师首先进行示范。幼儿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已然对钟表构成有了基本了解,再加之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很快完成了组装任务。通过这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幼儿对钟表相关知识有了全面了解,搜集信息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关键经验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游戏中需要多种器械的参与,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幼儿认识器械、操作器械,采用多种方式,搜集器械相关信息,这对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多种方式投放结构化材料,促进幼儿科学经验的建构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一般借助问题情景投放结构化材料,即通过出示材料来创设问题隋景,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让幼儿通过探索逐渐接近正确的认知。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教师还需要针对不同形式的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采取不同的结构材料投放方式,以促进幼儿科学经验的建构。
1.逐一投放结构化材料,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特性
逐一投放材料的形式适合初步感知物体特性的探究活动。如在中班活动“数不清的小动物”中可以先投放一面镜子,让幼儿感知镜子能反射,然后再投放两面镜子让幼儿探究更多的现象。
又如,小班的“筒中取球”“放大的世界”、大班的“昼夜变化”“会变的钉子”等活动都可以采用逐一投放材料的形式。
2.成组投放结构化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对比性科学探究
材料的投放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否引导幼儿逐渐发现事物间的关系。采用成组投放材料的方法,可让幼儿充分感知、比较、发现两种以上材料的不同,了解材料的特性,发现材料的相互关系,建构科学经验。如小班活动“哪个能浮起来”“快乐池塘”,中班活动“摇摇筒”“哪个分得快”“天平”,大班活动“不一样的石头”“翻跟头的小胶囊”“小丑剧场”等都可采用成组投放材料的形式帮助幼儿建构科学经验。
3.集中投放结构化材料,引导幼儿先组装再探究
有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是需要幼儿在对材料进行组装操作后,再进行猜想、验证的。这类科学活动的结构化材料就需要集中投放,让幼儿先了解所有材料,思考可以组装什么东西,再尝试组装,这个过程虽然和探究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调动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小班的“变色眼镜”“哆来咪”、中班的“关节娃娃”“潜望镜”“混色盘”、大班的“望远镜”“螺旋桨小车”“光控小电扇”等活动都属于这类活动。
(二)设计材料投放顺序,把握投放时机,促进幼儿科学经验的建构
适时投放材料,灵活把握材料投放的顺序,能够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保证幼儿探究行为的主动性、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帮助幼儿梳理、建构相关科学经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以下一些实践经验:(1)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确保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行为的主动性。(2)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有效激发和保持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3)根据核心目标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使目标分层递进。(4)根据幼儿经验建构的规律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为幼儿提供“抓手”。(5)根据幼儿认知规律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使探究活动更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6)根据操作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构成适宜性挑战。(7)根据活动环节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保障活动目标的实现。(8)根据材料在活动中的不同作用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使主辅材料分层投放。(9)根据主体材料的目标性设计结构化材料的投放顺序,使主体材料分层投放。
幼儿活动中构建科学关键经验途径众多,影响关键经验形成的因素也众多,教师要根据现实需要科学筛选。创设趣味情境、设置器材操作、鼓励质疑提问、设计多元活动等方式都是构建科学关键经验的重要选项。创设趣味情境,能够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器材操作,对培养幼儿搜集能力有重要帮助;鼓励质疑提问,拓展了幼儿感官认知;多元活动的设计,是提升幼儿经验指数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对幼儿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为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构建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娜.幼儿良好时间观念的养成:关键经验与获得途径[J].戏剧之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