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洪昌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创建学习情境,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育工作质量。文章以高中语文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情境;实践
引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基础,选择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不同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情感,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那么如何实现教学情境的创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多媒体情境,展示真实的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呈现多媒体视频,将课本描述内容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真观看,与课本内容、作者进行对话,感受文章的主要描述内容。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内容,并将此运用在课堂活动中,借此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在多媒体视频下探索新的课本知识,思考更深层次的信息,以此实现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1]。
例如,进行《荷塘月色》内容教学时,在教学导入阶段,将月色下美好的荷塘景色呈现给学生,视频中:荷塘的水微微荡漾,鱼儿在水中轻轻的游着,萤火虫调皮的飞着,荷花在水中摇曳。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配备《荷塘月色》这首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感受这一美好风景带给人的静谧,放松。当学生视频播放结束后,对学生问道: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景色中,你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1:我想我会非常的开心,每天可以看到这么祥和的景色,能够放松学习的压力。学生2:如果我再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我想我一定是开心的,因为我不仅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感。教师:那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对待这样的美景的吧!引出课文,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情感与想法,完成学习任务。
2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思考教材内容[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建,可以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掌握文章中的基础信息,并学会利用。以往教育工作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过分注重课本知识教学,忽略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造成语文教育工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推动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升学科教育质量,教师需要意识到尊重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将此落实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探究,并将此内化,以此提升问题情境创设的效果。
例如,进行《再别康桥》内容教学时,课堂上,带领学生一同阅读文本,了解诗歌描述内容。当学生对文本产生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文章中描述了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这首诗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确定学习任务后,则为学生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本中注释及以往诗歌学习经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则引导学生进行分享,表达自己对这一诗歌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补充完善。通过问题情境的运用,夯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提升学习能力。
3角色扮演,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组织教育工作,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并模仿课本中人物的特点,将课本中描述的内容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3]。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学生了解作者情感与人物特点提供便利,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可以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教育工作,教师需要根据课本知识,合理运用这一方法,以此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进行《林黛玉进贾府》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分别配好扮演的角色,并在课前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课堂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课文描述内容。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更加全面,同时能够了解各个人物的特点,对于后续教学活动来讲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活动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学生学习基础。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进行课堂活动,为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提升语文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钱垠.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情境的多维创建[J].文学教育(上),2021,(2):120-122.
[2]魏晋体.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59-60.
[3]王越超.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2):79.
作者简介:翟洪昌, 1971年10月,男,汉族,本科,中小学教师副高,研究方向:高中语文,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