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鲁宁宁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继推出
        鲁宁宁
        长涂中心小学  31629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继推出。现如今,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学校已经将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点教育任务。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认为小学生年龄较低,不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将个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对学生发号施令。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适应现在的教学现状,也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简要分析现阶段小学生存在的数学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一)大部分小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提问
        笔者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很少提问,甚至是从未主动提问的学生,这类学生只能是以一种被动的形式来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单方面认定提问知识教师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关系,作为学生只需要听讲即可。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只能将学习重点=放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面,并不会将太多的学习精力放在主动思考上,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下滑。
        (二)一些小学生不善于提问
        通过总结大量的教学经验,发现在数学课堂上,还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学生的提问,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提问的机会越来越少。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仅仅采用简单的方式对其进行回答,并不能进行良好的举一反三,致使学生不会按照问题继续思考,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渐被弱化,最终出现学生想问而又不善于主动提问的现象。
        (三)很多小学生存在不敢提问的情况
        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后,笔者发现超过一半数量学生存在害怕出现错误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不敢进行提问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一些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由于害怕受到批评和嘲笑,在课堂当中不敢进行提问。因此,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小学生进行更好地思考。


        二、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传授学生一些提问的方式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地模仿。也就是说,对其进行引导和示范,引导广大小学生将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模仿教师的提问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师在传授加减法运算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教学导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 “老师昨天去超市买水果总共花了4.6元钱,给了超市的收银员10元钱,那么收银员应该找回我多少零钱呢?”通过简单的计算,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随后,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指导,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答案是如何得来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也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促进自身学习质量的稳定提升。
        (二)建立良好的提问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容易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比如,当教师在进行《年月日的判断》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教育。有一天,小明同学参加了小朋友的生日会,但是回家之后却很不高兴,问其原因才知道是因为小明得知小伙伴每年都会过生日,而自己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却只过了三次生日。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小明同学十二岁了却只过了三次生日。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空间,在这段时间中,学生们会对问题的答案产生很强的兴趣,从而会主动地进行猜想设问,从而能够有效激发自身的问题意识。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总结和分析,笔者提出数学是一种具有高度思维性的学科。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该种教学模式的帮助下,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立晶.学贵有疑  厚积薄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4):71-72.
        [2]杨治忠.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