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正国
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 736100
【摘要】初中物理对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受到学生心理因素、学习技能、思维方式、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问题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目标,通过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以便使得课堂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育质量得到保证。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分层教学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能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相关技能。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1.分层教学意义
1.1突出学生主体,提高综合素质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为了能够使得所有学生都有着一定的主动权。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取分层教育方式。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促使其融入到课堂教育中,以便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不同,如果教师只是采取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那么针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无法融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而采用分层教育方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自身的努力学习,应该起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
2.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方面存在差距。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那就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从而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容易使得两极分化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差异的时候需要采取合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以便为后期分层教育,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将好事成绩作为参考,同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技能和性格习惯等,以便能够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教师可以将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分为A组。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思维方式比较固定,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学生分为B组。对于基础能力知识比较差。思维存在不足,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分为C组。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离,以便为后期实施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应该从客观上进行分析。不能对学生进行主观评价,更不能对学生出现态度上的差异。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是在态度和思想上进行区分,更不能采是鄙视的态度或者放弃的态度。
2.2合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同时也需要制定分层教育目标。通过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使得教育得到具体的实施。从而使得课堂教育更加完整。在教育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B以教学要求为导向。对于不同的学生能够进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便能够落实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学习《二力平衡》的时候。对于C组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基础教育。使其能够。充分完整的理解相关内容和概念。帮助这类学生更好的奠定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育中。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而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学对这类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思维更加灵活。在使其掌握了相关概念的同时,教师可以依据概念出一些复杂多样的试题让学生去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而对于A组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落实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试题教育,还需要通过制定探究室。课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通过对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的时候,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教师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依据教育目标,使其逐渐完成教学任务。
2.3课后作业分层
为了更好的落实对学生的分层教育,教师不仅要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育中,同时在克扣布置作业的时候。也需要通过也需要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内容。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成易、中、难等3个层次。以便能够使得课堂作业能够符合学生的要求。通过相关的课堂作业,使得C组的学生能够得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B组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基础设施,同时还能够还需要培养他们,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能够进行更深度的学习。而对于A组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式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融入到物理学习中,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其思维更具有深度和活性。通过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完成课外作业。并且实现对学生的循循教育。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时候存在。复杂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融入其中,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而是通过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合理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同时还能够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深层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3.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并对学生存在学习差异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分层,以便能够落实对学生的分层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的时候,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制定不同的课外作业,以便能够逐渐使学生融入到物理学习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奠定文化知识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笑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15(A5):134.
[2]谢秉贤.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20):192.
[3]王秋晓.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31):37.
[4]万青.初中物理如何科学实施分层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23.
[5]黄邦增.基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0(9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