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梁湛
[导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不仅更加深入的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优化
        梁湛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城建小学 5245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不仅更加深入的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优化,同时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信息技术这一新型的教学辅助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实现了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有效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通过多元化融合策略的实施,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数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此为学生营造更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科学的课堂导入设计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作为初始环节,科学的设计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进行有效的融合,并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创设更为有效的导入情境,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如,在对学生进行“购物”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超市购物的场景,使学生在身历其境的学习体验中,进行模拟购物的活动,使学生在模拟购物、模拟支付的过程中,进行关于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了课堂讲解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讲解环节仍是教师进行数学知识讲解、传授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等得到集中运用的环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讲解的环节中,教师就应积极的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显著的演示功能,来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以此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有效的实现了课堂讲解环节效率的提升。如,在对学生进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多种轴对称图形,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细致的观察,以此来帮助更好的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与性质,以此深化了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只能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其强大的搜索功能和数据库功能的利用,进行丰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更加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教师更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奠定了基础。如,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短小精悍、主题性强,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进行微课视频的运用,以此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拓展了学生互动探究的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平台,互动教学也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不仅能更加充分的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严重制约了师生互动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来进行电子交流平台的构建,这样教师就能与学生突破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自由、随意的进行互动探究活动的开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与创新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僵化的课堂讲解方式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一成不变,效率低下。而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更多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工具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与拓展,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多元化的呈现形式中得到了激发。如,教师为实现学生更为充分的自主学习,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为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电子白板运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实现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来进行课堂的科学导入、有效讲解,同时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互动途径的拓展以及教学形式的优化等,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修惠.借助多媒体,直观组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09)
        [2] 刘素.多媒体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的优势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7)
        [3] 侯庆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