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舒欣
[导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舒欣
        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但在现实中,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过重的学习压力、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原因,部分学生会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在高中阶段,物理学习困难的现象表现明显也使得学生成绩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对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分析与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实际上,研究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热点之一,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一定意义。高中物理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具体分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研究解决对策势在必行。
        关键词:
引言
        在学习物理时产生吃力、困难等情况,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该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这些困难,并且积极地去解决这些困难,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会与许多实验,往往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试验,而自己动手就会手忙脚乱甚至失败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有老师的讲解和帮助就能够解出答案,但是自己独立去解题时就会出现没有思路甚至是做错,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多是由于太过于依赖老师,并且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明白实验、解题的原理。
一、简单介绍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
1.1高中物理知识的严谨性与理论性更强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存在很大的区别,初中物理故学内容以分析和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状为主,具有较强的具体性,而高中物理则以更多较为复杂深奥的物理定律为主,需要高中生灵活运用不同的物理知识点来解答难度系数较大的物理问题。另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高中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甚至部分物理知识是高中生以前从未通过或者接触过的知识,增加了高中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运用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总体来说,高中物理难度系数要远远高于初中物理,增加了高中生学习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难度。
1.2物理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
        认知加工水平与相关的知识储备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往往伴随着物理知识储备量的不足,即物理知识基础薄弱。从物理学习的角度讲,物理认知结构中缺少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将影响其后有关知识学习上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导致机械学习;从物理教学角度讲,后继教育在认知结构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的影响下,丧失了应有的成效。例如,没有掌握受力分析,是不可能有效解决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问题的。值得说明的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物理知识贫乏,则理解困难,思维不灵活,这看似是学生智能有问题,实际部分要归因于物理知识基础薄弱。
1.3物理知识的组织程度低
        学生对某一概念(以“电势”为例)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仅决定于学生对这个物理概念(电势)所具有特征的了解程度,而且还决定于学生对其他概念(包括电势差、电势能、电场强度、零势面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头脑中存在知识并不代表它能得到有效的应用,物理学习困难学生有时能记住或回忆起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和适用条件,却不能正确地应用于有关题目之中,这说明他们的物理知识是零散的,物理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或是某种联系建立得不够完善。这种认知结构可视为低组织程度的结构,它限制了学生提取或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导致不能激活有关的物理知识或不能有效使用已激活的物理知识。
二、解决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对策
2.1注意学习效率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

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2重视情感的培育和动机的激发,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化
        物理教学情感化是指教师在充分挖掘物理教学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以知激情,以情启智,以情育情,以情激意,使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乐教”“乐学”,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以教会学生理解科学、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要目的。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这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增力的作用,而当情绪低落时,则趋于减力的作用。运用情感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加强思想工作
        刚入学的高中学生,更加需要注重思想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学生、教师、家长在其中发挥作用,学生也可以给予自己心理暗示,缓解高中学习压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习引入,并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牛顿的主要生平事迹和所取得的重要物理成就,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可以将万有引力的起源小故事引入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并且充分认识到发生的物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都可以找寻到。
2.3树立自信心,适应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
        作为高中生,首先应当明确认识初高中物理知识在衔接上存在的差距,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从高中生的角度来看,其对物理学习出现恐惧心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高中物理的认知有差异,认为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复杂、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因此,要想学好物理,高中生就需要先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构建自信心。具体来讲,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先做课前准备工作,逐步查漏补缺,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物理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将物理学习中常用的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与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抄贴在显眼的位置,每日反复记忆,以此来强化自己对于物理常用解题方法的熟练度。
2.5转变高中生物理学习思维模式
        高中生应认识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差异性,意识到原有的初中物理学习方法都已经不适合学习高中物理知识,运用初中物理解题思路是无法成功计算出高中物理题的正确答案的,促使高中生主动转变其物理学习方法与物理解题思路,尝试从不同的方面和层面来解答物理问题。另外,老师还应鼓励高中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解答同一道高中物理题,引导高中生养成根据物理题来检测其物理知识掌握情况的习惯。老师还可以要求高中生在解答物理问题之后,改变物理问题的已知条件,让高中生一题多练,有效提高了高中生物理思维的灵活性与快捷性。
三、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建立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不断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思维品质,及时排除他们存在的各种困难,物理教学就会越来越生动,就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喜欢学物理,以至更会学物理。
参考文献
        [1]熊光权信息化时代下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1):142.
        [2] 姜良泽,宋西文.高中物理学习因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7):107.
        [3]高滢杉,高滢楠信息化时代浅析高中生物理学习因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信息记录材料,2018,19(3):17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