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石慧
[导读]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石慧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第三十八中学114000
        【摘要】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以知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在数学这门学科上,更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应当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弊端进行改善,切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数学思考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提问;有效途径
        【正文】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的疑惑,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问题是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询问教师自己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理念,迎合新时代的发展,教师应当着重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独立的思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即将讨论学生主动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的在课堂上开展提问式教学
        一、学生主动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们的解决方式往往都是以口述的方式,在教堂上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教授,学生们被动的接受这些知识。即使现在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改善了这一现象,但是大多数的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他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教授,提高学生思考的认知度不够。而有的教师对新型教学工具的适用度不够,没有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没有充分的利用现在的电子科技,他们在开展学生教学的时候,也仅仅只是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现成的资料,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并没有围绕着教育材料设计问题。学生一直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开动自己的大脑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思考,自然也不会有问题的提出。
        1.2学生原因
        学生也是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了教师只是一味的灌输给他们。以致学生对于提出问题本身没有很高的热情,甚至有的学生他们认为提出问题是没有必要的。教师问题的设计也无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当教师提问的时候,有的学生的思想就是,觉得即使不进行思考,最后教师也会给出答案,这就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容易的坐享其成,而不是开动自己的脑筋进入到问题中思考答案。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安静且腼腆,这样的学生是害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她怕如果提出问题有错误的地方,会受到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这样的学生不会在课堂上主动的提出问题上,向教师询问自己的疑惑,不利于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的在课堂上开展提问式教学
        2.1制定大纲让学生提前复习,培育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
        大纲可以让教师更好的进行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把握课程进度,并且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发状况。教师给学生们制定一个数学大纲,让学生们根据大纲进行课前预习,对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基础的掌握,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询问学生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的疑问。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的站起来提问相关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在带领着学生们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第一课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发给学生的大纲中,可以写下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画图找出规则,学生看到这个问题会产生疑惑,产生好奇,就会进入到课本中寻找相关知识。如果学生对知识还有着一定的疑惑,有不理解的点就会在课堂上询问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更好的学习这些知识,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提问习惯。
        2.2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氛围中,把自己的精力投放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良好的情景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答案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最重要的还是启发学生要勇于提出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第2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教授学生们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基础理论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证明三角形的这个定理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明白定理的产生是有着它的实验过程的,定理不是凭空而来的。让学生知道即使是定理这样的基础性知识,也是需要提出自己的疑惑,带着自己的疑惑尝试的去运用某些法则去证明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数学素质。
        2.3通过考试的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够明白自己对于数学知识中的哪些点没有完全的掌握?而数学上哪些项目是自己真正能够擅长的?对于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学生会自主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这样学生就会调动自己的主动性提出问题,运用多种方式将问题解决。
        【结束语】为了更好的迎合新时代的素质需求,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散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数学能够有着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1]黄如强.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76):66-67.
        [2]张振宣.设疑激趣,以趣教学——初中数学提问教学的有效探讨[J].智力,2020(25):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