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生活中的数学,探寻数学中的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伍大钊
[导读] 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伍大钊
        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文桥镇干六小学 广西桂林 541500
        摘要: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将课本当中的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这不仅是课程标准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参与教育改革的的人们的共同观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提出,是为了把课本当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将习得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能够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本文的主要行文目的,是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以及这种策略该如何运用到教学当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案研究

        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多是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知识,学生学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能够轻松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成长,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从学校反映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的教学还是存在问题,只有让教学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一、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优势
        (一)学生的代入感会得到增强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求我们的授课教师,把举例子与做习题互相结合,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题目当中,从而更快地求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求取平均数这个问题时,王老师出题:总共有60颗糖果,把它们分给6个同学,请问怎么分所有的人才会没有意见。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利用自己现有的数学知识告诉教师:所有人的糖果数量一样,大家才会都没有意见,那么这里就必须要算平均数。学生的代入感得到增强之后,他们的解题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二)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数学知识本来就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将教学工作向生活化教学的方向开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解决数学难题,能够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大部分孩子能够从过去的逃避、厌恶数学课,变得更加乐于探究,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慢慢发现要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就必须要学好数学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会变得喜欢学习数学,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们要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因此他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有限。如果要记住书本上一些生硬的定理,或者数学题目的算法,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的难度的,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能够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举例,学生此时会联系亲身经历过的事进行联想记忆,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对所学的知识记得很清楚,部分学生甚至还能够举一反三,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更轻松地记住老师传授的知识。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具体的使用方法
        (一)让教学方式走向生活化
        教师生硬的教学方法,很难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知识。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师可要稍作改变,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比如王老师在教授平均数这个环节的时候,列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比如老师总共有50枚邮票,要把这些邮票分给5个小组长,怎么分才算比较公平。学生此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告诉教师:要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才能保证每一位组长,得到的邮票数量相同。以后要是碰到类似情况,学生能够立马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题,对于相似的题目类型,学生的脑海里面立马会产生解题的方法,让教学方式走向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明显地提升。
        (二)让习题走向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练习习题是一种很基本的学习方法,传统的练题方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负担,受负面情绪的影响,练习习题可能没办法让学生达到练题的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进行生活化教学,所谓的生活化就是让学生接触的题目,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关。比如烧水需要用多长时间,在烧水的同时是否还能做其他事情,通过运算能够达到科学规划时间的目的,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习题时,不应该直接指定他们完成书本当中的那一道题目,而是要努力把习题生活化,让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联。
(三)让教学环境生活化
        教学实验证明:在比较严肃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的情绪会特别紧张,此时的环境不利于他们学习知识,让教学环境生活化就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当然这里的生活化,其实就是让课堂氛围紧贴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比如根据真实发生的事件在课堂当中,运用教学举例的方式,让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当中,激发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信心和之情,如果学生能够运用之前的学识,解决教师设置的难题,那么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后续在同类知识的学习中,会变得轻松很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结语
        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将来他们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应该努力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努力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能减轻教学负担。
        参考文献:
        [1]伍建军.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6):247-248.
        [2]魏红.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才智, 2020(12).
        [3]刘海建.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No.635(15):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