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陈勇攀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陈勇攀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362314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要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综合性的,历史知识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真正的精神食粮,对其未来的发展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学更加侧重于能力素养,而问题教学法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本文主要探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以及主要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问题教学法;历史课程;应用分析
        【正文】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大部分老师更加侧重于提问的方式开展课程,虽然这是激励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但问题一般都是比较浅显的,有时只是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显著作用。而新课程的推进更加侧重学生自主探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这时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就更能够凸显出来,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创设教学情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问题教学法是老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也能因自主探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应在课前创设相映的教学情境,将问题与教学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如果遇到的问题较为复杂,老师可以将问题进行拆分组成问题集,让学生通过沟通和交流共同回答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水平,老师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有不同的形式。首先针对能力较低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自主解决问题,教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形式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将问题蕴含在所设立的教学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最终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必要性
        除了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力之外,也有许多的教学优势。首先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史为鉴,将历史上发生的事,进行客观的分析,取得的教训能够指导今后的思想行为。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构建新的认知,才能够真正发挥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负担较重压力较大,如果老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当然也能从中学习一些知识,但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兴趣降低自然也不会去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智慧,不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

相比之下问题教学法能够创建欢快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历史知识也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
        3.1围绕课程重难点设计问题
        老师在讲解课本内容时,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历史解释和理解、以及各种史政资料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不仅能够为老师提供更多的补充资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理解能力。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史料本来没有什么难度,很多同学轻而易举就能理解记忆,因此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目标不是记忆这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而更应侧重于教学的重难点,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其中必修二专题五是围绕《走向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展开,针对这一专题重难点是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首先在上课前老师要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了解过程中能够想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锻练思维能力,然后再围绕课题内容深入展开讲解。其中可以插入一些历史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有针对性的讲解知识、设置问题,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身能力。
        3.2围绕核心问题设置情境
        老师在课堂上采用问题教学法时,所设置的教学问题应该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而不是像传统的方式一样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样既没有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没有充分发挥问题设置的作用。老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一定要围绕着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同时各个小问题之间也应有所不同,但一定都是为核心问题所服务的,这是老师教学过程中最应注重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其中有关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相关课程,这部分历史知识有必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可以派生出多个问题,而核心问题围绕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展开,老师围绕这一课题细致的讲解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和农业、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再结合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创设出一个社会景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更加注重核心问题的作用,才不容易本末倒置,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结束语】通过上文我们能够明确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探究历史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使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还需要老师们经过更多时间的摸索和探究,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既凸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做到乐于学习。总之,对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陈金春.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2):64.
        [2]潘红梅,刘红海.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初探[J].地理教学,2021(04):52-56+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