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留守现象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石国寿
[导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年轻人开始涌入城市去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石国寿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太阳小学      530706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年轻人开始涌入城市去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国家、社会、民众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农村小学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引导者、教育者,应第一时间重点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指明方向,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留守现象;农村;班级管理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相对于城市小学生来讲,农村小学生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与陪伴,缺失家庭教育与温暖。班主任作为与留守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要对他们多加关注与引导,加强班级管理和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学习的引路人。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措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一、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管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所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做到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小学教育管理中,首先,教师要随时的学习新的知识和管理方式,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对学生关心的同时要树立起教师的威信,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例如,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立刻责骂,而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提升师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对于留守小学生来讲,大部分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缺少正确的教育引导,所以教师要树立典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楷模。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随时随地的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生活需求,为学生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对于一些缺少管理的学困生来讲,教师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对症下药”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培养留守学生独立性
        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讲,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去安排生活、学习等事宜。但在现实中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具备独立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成长。独立性的培养需要将正确思想价值观渗透到管理中。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其思想都会受到所处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的思想变更与现实环境的差距、生活事实与价值观念的差距等,都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纠结,最后出现与正确价值观念不符的行为。例如,缺少父母陪伴的学生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生活日常,无法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要想转变这一现象,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管理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与优点、身心健康等,为学生指明方向,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知识观,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其次,通过情感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设计“做快乐读书人”“情感加油站”等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将不良的情绪转变成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快乐,使学生形成独立能力。
        三、建设多元班级文化,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建立起多元的班级文化,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发展平台,建立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乐园。例如,在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写一些积极向上的作文,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在班级文化创建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与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直面现实和未来。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让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如今,在留守儿童当中有一部分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了悲惨的结局,所以加强留守学生心理教育刻不容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的干预,及时纠正,避免不良事件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已经上升成为社会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意识,完善班级管理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才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每一位留守学生教师都要重视起来,在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 朱勇.探析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1)
        [2] 刘天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3] 张宏毅.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
        [4] 袁梦,郑筱婷.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