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李小兰
[导读] 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李小兰
        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河沿小学   514037
        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互联网的发展让学生有了很多接受信息的途径,多元文化的冲击对他们还不成熟的心智产生了强烈影响,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发生偏差。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德育工作展开创新性举措。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进而振兴中华。当前由于社会的种种因素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当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当前小学的德育方式仍旧相对单一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必须紧跟形势变化,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实施新型教育方式,创新德育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培养。但现阶段,小学德育仍旧以传统的口头教育、文章教育为主,教育方式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德育效果不显著。
        1.2德育和学科教育达不到共赢
        在实际工作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受到教学进度的压力,同时思想上存在误区,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讲授,不能把实际教学内容和德育工作融合起来,这对于德育工作来讲都是十分被动,且无法有效实施。
二、如何有效实施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2.1改变德育教育模式实施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的模式往往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说教模式生硬无聊,很多学生看似在听,其实心已经飞到教室外,这样的模式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使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就是老师说我们听,老师说完了我们一听完了,就没有后续的事情了。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就需要改变德育教育的模式,使学生产生兴趣,提升激情。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例如微课上德育课,微课可以把德育教育的内容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而动画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模式,只要有动画片看,学生是非常喜欢的。德育老师就可以把德育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微课中,通过动画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为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德育课教学的需要,自己制作相关教学的微课,或者去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微课,还可以下载相关的微课,根据自我的教学需要进行改编或创新。例如,让学生养成爱学习讲卫生的习惯,就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微课可用动画儿歌的形式进行表现。通过微课中的动画可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能认真学习和领会教学内容。相反,如果学生不感兴趣,那么教学目标就无法得到实现。


        2.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足不出户的情况相比以往增多了,在以前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学生在空余时间会经常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然而现如今,不少学生在空闲时间沉迷于手机、电脑,很少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缺乏交流与互动,导致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小学德育中,我们要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合理使用互联网,融入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比如,组织学生展开“城市卫生小卫士”的活动,带领学生去大街上清洁路面、收拾垃圾等,同时对路人展开环保的宣传。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对保护环境卫生形成清楚的认识,并逐渐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其他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
        2.3在校园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学校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渠道是比较丰富多样的,如除了将德育工作与各门课程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落实德育外,还可充分利用各类校园活动向学生实施德育。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以及道德品质发展需求,组织学生开创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教给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运动会、书法比赛、写作大赛、校园辩论赛、校园手工节、健康节等,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思想以及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发展。如在校园运动会中,学校可通过篮球赛、足球赛、跳远、调高、接力赛等各种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心理抗压能力、调节能力,能够形成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等美好品质;在书法赛、辩论赛、作文大赛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做思想上的巨人;在手工类校园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同时,这类活动能让学生广泛涉猎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4全方位做好德育工作
        家庭、学校、社会是德育工作的三大部分,三者缺一不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协作,校长应该主动热情地做好家庭与学校的联络和沟通。首先,校长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校长要给学生家长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他们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如校长可以让家长定期与学校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积极参与学校各方面工作,让家长了解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过程等,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支柱
结束语:
        总之,提高小学德育课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有很多,需要在具体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积极更新德育教学理念,采用新的德育教学模式,特别是要把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真正的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激发起他们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热情,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泽年.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20(22):24.
        [2]郑欣.浅谈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现状[J].读写算,2020(31):26.
        [3]吴亚娟.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应对策略[J].天津教育,2020(2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