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新
濮阳市实验中学
【摘要】道德教育在帮助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道德教育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德育电子读本的应用更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必然趋势。濮阳市实验中学利用电子读本具有容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制作青春系列电子读本使得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地和实际生活结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终教育目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德育;电子读本;实践研究
引言
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全球化浪潮更加剧了各种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没有良好道德素质作基石,我们很容易丧失自我判断能力,溺毙在信息流之中。所以,我校以此为契机紧抓道德教育,利用青春系列电子读本积极开展校园内、课堂上的德育活动,凸出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可以说是关乎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大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信息化既是当今社会变化的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可以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教育信息化2.0计划是1.0计划的发展,它将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变革的内生要素,通过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来实现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这种背景之下的道德教育也自然而然地会带上科技信息的色彩,电子读本的应用和普及就成为了德育的新途径。
一、电子读本的优势
德育注重的是对道德品质的提炼和升华,通常是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美好品德的熏陶,建立起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各种声音、各种事件。道德教学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教学中似乎成效不高: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家长甚至是部分老师的心中,开展的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都不高;另一方面,传统的德育课堂存在着低效率以及教学策略手段的单一等问题,这就使得道德教育流于表面,学生并不能做到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可以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实际情况,要求道德教育作出改变,切合时代发展要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推出,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基础上的创新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信息化2.0阶段以大数据和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其目标是要重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全新教育生态。这也就是说,不仅是把技术手段作为教育的一种可利用的工具,而是要变革教育理念,使信息化思维和教育思维相融合。这和德育中强调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德育主题的电子读本以虚拟态近乎无限的容量承载着丰厚的道德品质教育资源,同时因为互联网的即时性,具有传统课本不具备的可更新、现实性强的特质,这对于发挥德育的实践作用有很大的好处。除此之外,德育电子读本随时随地可以访问浏览,这就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性,也正符合让生活成为德育的源泉,在生活中践行德育成果的教学要求。
二、电子读本的应用实践
1、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之下,越来越重视人与信息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共生,注重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转变,这里的人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对于老师来说,教育信息化对他们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付出比传统方式更多的心血与精力提高信息素养。在电子读本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配合其他数媒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使用的基本技能,而且要以电子读本作为打开教育资源平台的钥匙。教师既能够围绕具体课题要求选用合适素材资源下载,还可以参与到电子读本的编写中去,在线沟通交流,把教学心得和对教材的建议上传,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因为电子读本相较于传统教学材料的展现形式更加丰富也更加生动;同时因为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他们能够很快适应以电子读本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并因为注意力的集中带来了教学效率提高的成效。
2、拓展德育课堂的边界
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使得电子读本可以离开配置了标准数字化教学设施的课堂,将德育带入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和家长实现电子读本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在离开了学校之后,仍然有途径接触到电子读本,时时从其中汲取教诲,保持着对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因为电子读本的易携带性、可更新性,教师可以联系具体生活中的社会事件调整课程次序、更新资源,使得学生可以联系实际认识到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例如近来社会频频爆出高考等重大考试冒名顶替他人的恶性事件,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大谈诚信为立人之本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一个“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时代,濮阳市实验中学将契合电子读本在德育中的应用的时代潮流的。利用青春系列电子读本在内容更新、形式丰富等方面的优势,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陈茂建.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6):128-129.
[2]傅金兰.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儿童“重要他者”的新时代塑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78-83.
[3]周冠环,吴佩蓉,赵鑫.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挑战与走向[J].教学与管理,2020(33):13-16.
[4]陆明.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134-139.
[5]周慧.基于iPad电子读本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德育,2015(01):15-18.
课题类别:电教专项
课题名称:如何利用电子期刊编辑德育教育电子读本
课题批准号:2020-JKGH-247
课题组成员:曹爱新 王上 崔丹丹 万杉杉 宗莹莹 马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