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如何有效进行二声部合唱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耿雪
[导读] 音乐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儿童的音乐教育更是依赖于老师
        耿雪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实验小学  712200

        摘要:音乐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儿童的音乐教育更是依赖于老师。当前小学阶段逐渐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以合唱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教学方式方法,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快速提升乐感和听觉,同时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二声部合唱;教学探讨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二声部的合唱已经成为了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是其难度也较大,如何进行二声部的教学?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高效教学? 这些问题很值得思考,因此在现实教学中,经常因为各种阻力而将二声部合唱转化为单声部学唱,或者是老师来担任二声部角色,不论哪种现象都不利于二声部合唱效果的实现。
        一、二声部合唱概述
        教学效果提升首先要真正的了解二声部合唱的概念、内涵。合唱是指一种集体性的唱歌形式,参与人员音调不同,共同演绎一首歌曲,而二声部合唱则是合唱形式的一种,要求两个声部曲调不同,但是合唱过程中要确保和谐稳定,听起来是一个人在演唱,但是从气势上又远远地超过一个人演唱,众人的和谐演唱是二声部合唱的关键点。
        二、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现状
        小学中年级音乐课程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现状分析是优化教学方式的关键。本文也对此展开的调查研究,现将当前的一个教学现状进行梳理。首先,曲目过多且缺乏适合度,对于小学生中年级来说,不论是经历还是认知都不能够承受太多的曲目,多了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而且曲目的选择也缺乏适合度,老师可能基本上是按照自己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来选择曲目或者选择自己熟悉的曲目。其次,从内容上来看有点过多,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就没有时间来进行练习,因而很多老师可能会让学生来演唱主旋律,而自己或者是借助于多媒体音频来完成第二声部,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完成了课堂任务,但是并没有让学生很好地去领悟和演绎二声部合唱,从而失去了合唱的意义。最后,当前小学中年级学生对于二声部合唱的兴趣度也不高,毕竟小学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小升初压力,他们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和精力也因此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抗拒心理,这样就无法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行二声部合唱教学改革策略
        综上可以看出,当前小学中年级音乐课程中二声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种改革策略,希望能对小学中年级二声部合唱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


        (一)注重兴趣培养
        歌唱是每个人的一种本能,不论好坏,每个人都可以哼唱几句,老师应当保护这种孩子的本能,在课堂上予以正确的引导。本文认为可以从兴趣培养着手,让孩子们爱上歌唱。对于合唱来说可以培养孩子们听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尤其是摘选一些经典的合唱作品,培养他们对于合唱的敏感度、兴趣度。同时还可以将本校或者外校合唱团孩子们的现场表演,让他们通过这种舞台欣赏来提高对于合唱的兴趣,产生欲望。总之兴趣的培养一定要从欣赏开始,让他们通过欣赏别人来获得合唱魅力的识别和崇拜,从而助力他们更有兴趣去合唱,了解合唱的魅力和情感。
        (二)提高音准认知
        合唱的关键是音准的把握,如果音准掌握不好就很难实现标准的合唱,因而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打好基础,提高对于音准的认知十分关键,老师不仅要培养他们合唱的意识,同时要重视音准的训练,但是毕竟是小学生,因而音准的教学要脱离枯燥的教科式教学模式,可以结合一些小游戏、律动活动等,利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节奏、音准的把握,让他们从基础的练习开始,慢慢的提升高度。
        例如,人音版二年级比较注重柯达伊的理念,如何在合唱过程中发挥柯达伊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孩子们对于音准的认知,因而老师可以利用手势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二声部的训练,从单音到双音,让他们感受合唱与独唱的区别,做好这个过渡,为高年级合唱教学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在中年级开展一些歌谱演唱,尤其是声部较多的这种歌谱演唱,效果可以不好,但是确实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        
        (三)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合唱
        既然是二声部教学,就要重视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性教学,因而老师应当在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慢慢的引导他们进行合唱,实现合唱的和谐性。例如,在人音版教材中关于《夏夜》这首歌曲的合唱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演唱第二声部的主唱,让一部分同学跟唱,另一部分学生一起担任第一声部,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老师可以慢慢放低声音,让学生逐渐担任第二声部的主唱,必要的时候辅助一下即可,等火候到了一定程度,老师就可以退出,把合唱的两个声部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就可以实现最后的合唱效果。
        总 结:
        综上可以看出,二声部合唱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也是当前音乐课堂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老师应当予以重视,从学生兴趣度和教学方式上不断的研究,寻求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于二声部合唱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于二声部合唱的理解,助力合唱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媛媛. 分析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如何有效进行二声部合唱[J]. 艺术评鉴,2019,(06):112-113.
        [2]周翔. 浅谈小学中年级音乐课堂如何有效进行二声部合唱[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8):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