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苏栋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深入改革,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苏栋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7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深入改革,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所以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并且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能乐在其中。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正文】高中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历史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历史学习,常常是老师进行讲解学生背诵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上给学生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化被动为主动。本文将分析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状
        历史的学习是通过课堂的教学促使学习学生通过学会学习历史事件,掌握历史智慧,进而运用于生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传统的历史教学,仅仅立足于教材的基础、缺乏发散性思维,教学模式及方式单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这要求教师要进行定期的反思历史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真正的有所获得、有所思考。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的改革方向。
        二、创建高效历史课堂的策略
        2.1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串联
        历史的学习是非常生动且贴近生活的,但由于历史事件的数量繁多,使很多学生产生了抵触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串联方法,进行历史的系统学习。所谓知识串联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以历史事件及其因素为线索,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串联起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记忆并理解历史事件。当然,历史线索的梳理,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需要教师梳理清晰的教学思路,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条件进行并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体验知识串联法对学习的帮助,从而树立历史学习的自信,创建高效的历史学习课堂。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紧抓历史线索,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可以带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可以增加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感性认识,也能了解到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可以大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2.2把握教材特点,创新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的教材是非常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历史的学习,教师应该选用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组织并安排学生开办历史辩论会或者进行课堂的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对历史时间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的形成,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样化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对于教材的内容或者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质疑,当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通过设立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使历史的学习更有成效。
        2.4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由主动向被动转化,从而使学生应该由被动向主动转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要求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内容之前建立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大大的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学习延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除了在学习基本的课堂内容外,可以对知识历史知识进行延伸。鼓励学生在进行教学前查阅自己的姓氏由来,再进行教材内容的学习,这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并且对课堂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大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2.5虚拟情景模拟历史诱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新型的模拟技术,使学生如临其境的进行历史事件的体验,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或者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历史事件,使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真情实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产生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以史为鉴,这便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
        【结束语】教学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对教师在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另外,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的方式以适应当前学生的综合发展,并努力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树立了这种创新教育的观点,才能够构建新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创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淼.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高考,2021(13):119-120.
        [2]程光顺.兴趣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途径分析[J].高考,2021(13):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