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以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王琴
[导读] 自从素质教育方针落实以来,国民教育就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王琴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一小学   邮编:614200
        摘要:自从素质教育方针落实以来,国民教育就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更是要优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就意味着在小学阶段的国民教育不能只以知识教育为主,还要积极开展体育教育。大课间是学校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旨在以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为例来探讨研究小场地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课间活动;小学体育教育
        小学阶段体育教育这主要阵地除了体育课之外,还有的就是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除了组织学生们进行有序的体育锻炼这一基本作用以外,还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能达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提升的目的。但是面对小学场地较小的问题,又应该如何开展有序的大课间活动,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峨眉山市第一小学的大课间现状
        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作为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之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都非常的优秀,但在目前的情况调查看来,该市第一小学人数大概有3500人,一到六年级小学生人数分布不平均。但是该学校可以用于体育锻炼和进行大课间的场地较小。首先,要如何将3500多名学生同时聚集在一起进行大课间活动是一个有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其次,要如何兼顾一到六年级各个年级段3500多名学生对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兴趣也成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此不管场地如何,小学阶段都应该兼顾到体育锻炼和学生兴趣,开展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大课间活动。
        同时在小场地里进行大规模的学生大课间活动,不仅对该学校体育锻炼区域的场地划分有较大的要求,也为该学校的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学校应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大课间活动,提倡师生全体参与,提起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热爱和兴趣,以达到共同发展的良性目的。
        二、小学阶段小场地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1、合理安排场地,进行有机灵活规划
        面对小学人数较多而场地较小的问题,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之前,就应是先划分好各年级的活动区域,安排的时候应尽量将低年级同学的活动场地放在易于管理和宽敞的地方。在场地实在不够用的情况下,应当灵活开发学校,其他可以用于体育锻炼的场所,例如教学楼前的空地和停车库面前的空地,以及少有遮蔽物的走廊。


        这样的划分对学校的所有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机灵活的规划,就可以减少小场地带来的不便。但在合理开发应用学校其他区域的时候,一定要将管理人员安排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安全,以及避免遮蔽物碰触受伤情况的发生。
        2、根据各年龄阶段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活动项目
        在计划安排大课间活动项目的时候,应该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他们最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喜爱程度。这一过程可以根据各年级的年龄阶段,或者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投票安排。例如通过协调,可以一六年级开展跳绳活动,二四年级开展篮球活动,三五年级开展足球活动。这样的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可以选择每个星期或者每两个星期让他们进行更换,这不至于让学生们的大课间活动过于单调,而导致他们产生对大课间活动的抵触情绪,以达到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合理有序锻炼的目的。
        当然在将特定年纪安排到特定的大课间活动项目中的时候,老师以及学校的管理人员也要注意观察学生们对此活动和项目的反映和积极性情况。以便于学校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当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小场地大课间活动。
        3、巧妙结合音乐,提倡全体师生参与
        在大课间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能够激起学生运动兴趣的乐曲来作为入场和退场的音乐,比如《运动员进行曲》,该乐曲曲调高昂,节奏欢快可以用于大课间进场的背景音乐,当然在大课间进行过程当中也可以选取节奏同样较为轻快的音乐。而在大课间活动结束的时候,应该多放一些节奏舒缓、听起来让人感到放松的音乐作为退场背景音乐。当然学校管理人员在规划这一环节的时候,也应该灵活处理,大课间活动背景音乐不应该一成不变而需要有一些变动和创新,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提起运动的兴趣。
        大课间活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利于师生交流的好机会。在大课间活动中,不仅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一起运动,增强友谊和交流,老师和学生也可以一起运动,增进彼此的交流和感情。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缓解老师和学生在上课时的紧张关系,也可以拉近他们彼此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配合。
        三、总结
        总而言之,像峨眉山市第一小学这样体育锻炼场地较小的小学来说,开展好学生们的大课间活动,必须兼顾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场地的规划和学生活动项目的安排。只有做好了学校场地规划的安排,保障好了学生们的运动安全,才能妥善的安置好所有学生的大课间锻炼。没有开展学生们感兴趣的项目活动,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这样既能放松老师紧张的上课情绪又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能让大课间的锻炼项目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奚晓丽,陈之腾.光明中学:小场地上的体育大文章[J].上海教育,2020(33):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