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节奏感训练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孙艳茹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被愈加重视。音乐是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孙艳茹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255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被愈加重视。音乐是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音乐节奏训练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节奏是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是表现音乐的前提,更是学习音乐的关键,对提高学生良好乐感和音乐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节奏感训练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训练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音乐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的教学理念已经完全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截然不同,不只是重视学生的文化教学,而是全面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音乐可以沉淀人的心灵,提升个人的艺术情操,所以,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非常关键,有了良好的乐感,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
        一、节奏感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节奏是音乐中节拍高低起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强烈的带动感,而且表现的形式比较抽象。音乐是一种陶冶情操、舒缓心情的方式,其中节奏是表现情绪变化的重要途径,当一个人对音乐节奏良好的掌握,就可以更好地将情绪融入到音乐之中[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是把音乐节奏比作成一座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学生只有掌握较强的音乐节奏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之中,走到音乐的岸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对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和天赋有着很大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赏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二、开展小学生音乐节奏感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节奏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节奏感是学习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至关重要,对其今后的音乐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音乐节奏产生兴趣,自然也会从本质上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对音乐节奏感的认知,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感学习的兴趣[2]。
        从音乐的本质上来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但是也需要视觉加以辅助,才能实现音乐的最大魅力,节奏并不是只能在音乐中听出来,也可以从行为中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跟着不同音乐的旋律打节拍,熟悉音乐节拍中慢拍、快拍等节奏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引入节奏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小学阶段学生爱玩是一种天性,更是童真的一种表现,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爱玩的心态,通过玩游戏的过程,使学生在欢乐中训练音乐节奏,从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小学生对于事物都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望,而音乐从始至终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课程,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简单的教学生进行唱歌,采用教唱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只体现出了音乐的娱乐性,未从本质上使学生学习到音乐的知识,而在现代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音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能力[3]。
        培养学生节奏感,就是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而在训练学生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生日歌》,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手拍节奏,边拍节奏边唱,使学生充分的融入到韵律的氛围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之中,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节奏感进行了训练,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设计有趣的教学方式
        节奏是一种抽象的音乐理论,虽然其具有强烈的声音表现形式,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节奏表现的更加形象一些,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体现出节奏的视觉感,能够让学生在视觉效应中理解音乐节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手拍桌子”的唱歌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节奏感训练,选择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击打课桌,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拍桌子进行改善,例如变成一些可爱的动作手势,在节奏中与拍桌子同时进行互换,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用乐器辅助训练
        乐器是表现音乐的有效途径,而且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也是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而且乐器是学生在生活中较为贫乏的认知,虽然能在电视或者是在网络上见过,但是实物的乐器依然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利用乐器的优势,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4]。
        节奏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乐器进行教学,通过乐器的演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节奏感的认知,例如利用手鼓、钢琴等乐器,采用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利用乐器演奏出基本的节奏,使学生能够根据乐器发出的节奏对音乐进行感知,一起拍手跟随乐器击打节奏,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要长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音乐节奏感,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物学习,对乐器进行演奏,亲身感受节奏变化,而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氛围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组成,对于小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节奏感,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小学生全面性发展,为其将来更高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凯.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节奏感训练[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19, 8(13):199-199.
        [2]陈秋实.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节奏感[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20,(3):47-47.
        [3]王秀梅. 新课改下节奏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J]. 中外交流, 2019, 26(28):332-333.
        [4]邓玉婵. 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 读天下(综合), 2019(11):255-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