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法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塑造艺术观念和良好的人格,同时还能提高其审美能力,其在整个小学教学中是唯一能够进行艺术教育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分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并能提出较为新颖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美术的教学十分简单,通常是以小学生的画画为主,而要达到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目的,要让小学美术教育发挥其更多的培养优势,要启发小学生的心智、陶冶情操,还要达到开阔视野的效果。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省,及时摒弃教学中不能与时俱进的部分,并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从而达到更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大多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状态,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更多的启发作用[1]。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通常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对其学习意愿没有过多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被动。课堂被教师完全主导,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二)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通常由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展开具体的讲解,更多的是对教材中理论知识进行复述,不能充分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其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其更加高效的吸收相关知识[2]。因此,教师要能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让美术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从而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对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投入到学习中。
(三)美术教材有待更新
大多数小学美术教材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美术教材不能及时与时代发展背景相契合,其中呈现的内容较为落后,并且不能充分体现出美术的时代性。加上个别小学美术教师在落后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不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环境的引导力有限
我国当前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是停留在美术课堂上,相关教育即教授学生掌握美术绘画技巧,但是这种教学十分有限,不能促进小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而这一点通常被教师所忽视。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和教师都要对这个问题给予充分的 重视,并能拿出相应的改善方案,从而为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支持。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重点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重点上,并以此为教学基点,分析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其心理特点展开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一定的艺术想象力[3]。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不同的教学引导方式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产生疑惑时给予其及时的指点。例如,在学习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中《色彩的渐变》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规律与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本课的学习,准备色卡或手工纸,拿在手中按照啬刻的颜色明度摆一摆,通过观察相关现象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渐变相关知识。
这个过程迎合了小学生喜爱做游戏的心理,能充分调动其参与其中,从而进入学习状态。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适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在氛围的影响下对相关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要求教师将课堂主权还给学生,使其能在相对自由且宽松的环境氛围中展开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做好课前引导的工作后及时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其自己主宰美术课堂,让其充分发货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创新思维得以锻炼,从而有效发挥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山东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美术中《太空新居》一课时,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本几何的制作方法,并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教师可以先播放跟太空有关的影视剧资料等,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并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如“人类未来的建筑与现在的建筑能出现哪方面的不同呢?”通过问题激发小学生对太空相关知识有更加强烈的了解欲望,并能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投入更加集中的注意力。可以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讨论如何设计太空新居,并用最基本几何体组合出较有创意的新的形体,在整个讨论与制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以锻炼。
(三)灵活使用美术教材
美术教材是促进小学生建立美术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但为求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对美术教材吃透,通过扩展美术知识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并能结合相应的美术知识联系更加丰富的美术资源,为学生展示较为多元的教学内容[4]。可以将一些课外相关知识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如相关杂志或文件等。从而在美术教材之外搜索丰富的教学资源,打开小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并能通过合适的引导激发学生创设思维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山东出版社美术四年级下册中《走进春天》一课时,可以为学生展示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词,如《春晓》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活跃课堂氛围,并解释诗中的描写的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其“观察”诗中出现的景象,并对其颜色、气味、声音等展开想象,让古诗中的事物焕发生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学校重视塑造课外环境
要充分让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吗,要同时在课内和课外对学生产生引导。除了在课堂上展示美术知识,还要注意对学生产生课堂之外的影响。除了对学生教授最基本的绘画技巧等基础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塑造更加艺术化的雕塑建筑等,并展示更多的艺术名画或较为著名的艺术家等。让小学生在校园内得到一定程度的艺术熏陶。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并结合相应的美术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的欣赏视角,从而形成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山东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下册中《光的魅力》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欣赏和观有关的艺术作品,并在其光影效果的呈现方式中获得更多启发,从而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以及表现手法。教师可以通过以校园内常见的光影艺术画展开教学,让学生对校园的美术作品有了不同的欣赏视角,使其提高观察能力,从而为更好的形成创新思维打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是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而这也是学生与 教师之间共同的工作,教师的美术教学不能离开学生代表支持,学生在学习中同样不能离开教师的创意性引导。因此,教师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制定美术教学方案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旨在为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包玉荣.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9,09:70.
[2]苗倩倩.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J].科技视界,2019,10:119-120.
[3]刘兴林.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02:140-141.
[4]张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