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卫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北关小学
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低年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所谓多媒体设情境是指通过多媒体设备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歌唱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小雨沙沙》时,教师先播放雷声隆隆、风声呼呼、雨声沙沙的录音,创设一个春雨绵绵的情境,让学生判断,说出雨声后,教师便在ppt上画出雨丝,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快的乐声中,教师再用ppt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长出叶子的过程,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听音乐——欣赏画面——再听音乐——再欣赏画面,深刻地理解了词意,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三、 借助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
例如,在欣赏《挤奶舞》时,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了草原上的传统节目,如骑马、摔交、射箭等,然后用语言进行转移:“同学们,进行了这么多的运动,你们累了吗?渴了吗?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人们已经来到了奶牛场,准备挤奶来招待我们,大家想学挤奶吗?”由此导入《挤奶舞》的欣赏和表演。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四、情景模拟,体会情境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教学《两只小象》时,让学生扮演小象,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情,学习它们要团结友爱。这样,通过各种表演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借助生活,领略情境
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因此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时,提前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达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六、借助情境设计,培养师生情感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体会到设计好的情境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果,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我在教授《小袋鼠》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歌曲中小袋鼠活泼可爱的形象,让学生学会用跳跃的音色表现歌曲。有一个环节设计了学生戴着袋鼠头饰表演唱。我自己也参与到了表演当中,扮演了“袋鼠妈妈”,问学生:“‘妈妈’今天辛苦了,有哪些小袋鼠愿意去摘果子给‘妈妈’吃?”学生们争着参与表演,有的干脆对着我喊道:“妈妈!妈妈!我去,我去!”我将小袋鼠头饰发给部分同学,并告诉其他没有拿到头饰的同学:“他们去帮‘妈妈’摘果子去了,我们还小,还不能离开妈妈的袋子,那我们就在家里唱着歌曲等着他们回来吧!”整个课堂非常地温馨甜蜜。
实践证明,低年段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