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课外知识,优化英语教学——浅谈课外知识的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李晓锋
[导读] 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英语接触面,改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本文从四方面详细阐述课外知识的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李晓锋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实验中学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英语接触面,改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本文从四方面详细阐述课外知识的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知识  渗透  英语课堂  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英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周围,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而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其特点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的运用。作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英语接触面,改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所以课外知识的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课外知识的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在小学阶段所涉及的语法内容比较简单,词汇量较少,而且他们都能够在足够的时间内消化所学到的内容。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英语不仅仅是停留在几个单词及简单的语法上面,他们所面临的是大量的比较复杂的单词,难以理解的文章及语法项目,更有部分学生把学英语看作是学天书,这令他们觉得初中的英语学习难度一下子变大了,从而开始对英语望而却步,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一些课外知识,让枯燥的内容的学习变成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如:在学习一段如何利用电脑做作业的英语对话中,学生对一些单词比较陌生,很难理解对话里所讲的内容,于是我就利用电脑里的word文档来进行演示,将演示的每一个步骤用浅显易懂的词汇或词组表达出来,并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学生们通过同步演示与操作,很容易就理解了click, save, type的意思,很快掌握了对话的内容,并且也让他们熟悉了如何进行文档的编辑。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他们想知道,想了解的更多,我又打开了邮箱的页面,同样通过演示的方式用刚刚学习的词汇了演示了如何发送邮件,并让同学通过我的简单英语指令来用文档编辑或发送邮件,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了解文化差异,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越深刻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中英在交际中存在着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所以课外知识的渗透对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理解教材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教材的文章中出现了Every dog has its day. 学生很难理解其意思,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地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学习,让学生了解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狗不是一种好的动物:狗腿子,狗汉奸,狗仗人势,但在英语国家狗却被看作是忠诚的象征,多数被赋予褒义的含义: 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日)You are a lucky dog .(你真是一个幸运儿)。又如:在教材中会出现一些告别的问候语Have a nice day! Have a good time!等,这些是英语国家的人的一种语言习惯,他们通常会在告别的时刻送给对方一些祝福的话语,而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语言习惯。
        三、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多方位地掌握英语知识
        现在的初中生接受的新鲜事物比较多,单纯的课本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外知识的渗透在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例如,在讲到西方一些特定的节日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西方的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的活动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们讲述了这些节日的来历,简单介绍了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复活节彩蛋、万圣节的南瓜灯的制作,“Trick or Treat”的传统游戏,感恩节的火鸡等等,这些知识都吸引着学生们,使他们感受到了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与风土人情,也愉快地感受着课本以外的世界,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
        又如在讲到,未来生活中机器人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时,给学生们讲述了目前一些方便人们生活的高科技技术。比如在西方的某个特殊餐厅人们可以通过电脑进行点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利用电脑操控类似高架桥式的传送带送餐,学生们感到很新奇,感知到了科技的发达与便利,趣味性的知识对理解科技词汇与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英语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现有的英语教材中注重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内知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课外知识的渗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契机。
        正如教育家洛克所说的:在各种教导学生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一旦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指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了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课外知识的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9.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