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付小艳
[导读]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付小艳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北固碾小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8
         
        摘要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小学英语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游戏就具备这样的功能。游戏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和理念,它不仅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运用于教学活动,还应作为一种精神和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
        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基于相关的游戏理论,从现实实践的角度考察了游戏在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影响因素,试图构建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策略,完善游戏与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游戏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游戏的使用,根据新课标编写的英语教材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游戏素材,这就为小学英语教师运用游戏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人们传统的游戏观念,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却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虽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却并未以游戏的态度进行,游戏的精神和理念也没有完全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中,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小学英语运用游戏时的现状和问题基本如下:
    小学游戏活动的开展主要集中于中低年级阶段,高年级阶段很少涉及。由于学生所处的阶段性不同,孩子们对于教师所使用的游戏的反应和所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极为重要。教师将游戏融入英语知识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时间不长,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游戏的一个弊端就是课堂纪律比较混乱。另外,低年级有些学生对于教师的指令和游戏规则不太明白,导致游戏进行的过程不够流畅。高年级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课堂秩序还算不错,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进行的游戏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让学生们感觉索然无味,对于游戏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教师对运用游戏的方法缺乏创新,不利于教学的发展。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建议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综合考虑游戏主体、教学目标、游戏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游戏主体因素
        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生在情感上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不用担心参与活动时会有人笑话他们。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持续下去。同时尽力满足他们的安全感,给他们足够的信心,积极地参与课堂游戏活动中。
        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游戏的执行能力。教师是课堂大戏的总导演。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偏离目标。在课堂游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当遇到突发情况,应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灵活地处智各种突发事件。
(二)教学目标因素
        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并将其内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当以新课程目标为总方向,找到与教学内容相适切的游戏形式。教师不仅要注重选择何种游戏来教学,还要注重游戏对学生发展的功能。


(三)环境因素
        教师在计划与设计游戏教学时要分析游戏活动适宜开展的时间。合适的时间点、合理的时间长让课堂游戏效果倍增。在小学阶段的课堂里,每个游戏不宜超过10分钟,以免影响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外开展的游戏则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也必须遵循适量原则。
    从这些因素出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当使用游戏时,我们可以实施如下教学策略:
(一)课前预设策略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英语课堂教学也应如此。教师上课前必须对未来的教学行为有所准备和设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出几种或几十种教学效果的生成性预设,以便妥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游刃有余。
(二)课堂操作策略
1.环境熏陶策略
(1)教室装饰DIY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空间布置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如教师可以带动学生做一些手工制作的东西,比如动物、水果、蔬菜等小图片,图片搭配上英文,使得教室的墙面生动活泼起来;还可以把一些直观常用的教具陈列在教室的橱窗里,使教室充满新奇、轻松与趣味性。
(2)课堂装饰,营造活动氛围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大家装饰课堂,使得活动画面更加活灵活现。比如在教授与圣诞节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头戴圣诞帽给学生上课,带领大家共同装饰圣诞树,用彩喷在窗户上喷成雪花、圣诞树的模样。教学评价时将学生一起剪制的雪花、圣诞树作为圣诞礼物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们,寓教于乐。
2.课堂评价策略
        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真实、准确、亲切的评价,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除了口头评价,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模式:
(1)体态语评价
        教师的体态语主要表现为表情、眼神、手势、身势等。一个充满喜悦、关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爱的拥抱,一个亲切的抚摸,在举手投足间,蔓延着爱的传递,增加了教师的亲和能力。
(2)学生评价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评价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自主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互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别人,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
(三)课后拓展策略
        教学工作是课堂内外活动的统一,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教师应带领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学生已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1)“小老师”上专题课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话题结合成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分工收集不同资料。经过筹备,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做小老师,向全班同学介绍学习成果,内容涉及动植物知识、英语国家文化风俗、名人铁事等。学生自编自导的专题英语课成了很受欢迎的课堂。
(2)资源档案袋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路、电视等媒体,将习得的英语学习资源收集起来,建立档案袋。如:简单的英语chant、简单的西方文化知识、英语幽默小故事等,让学生在搜集资源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网路互动
        为了实现师生间更好的互动,教师可以建立“英语学习群”,把优秀的英语教学视频链接发到群里,小学生在群里互相交流英语学习心得,共享学习资源,摆脱了英语教学的时空束缚。
        肩负时代重任,关注课改热点,立足学生发展,守望教育本真,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勇敢地站在了改革的前沿,尽管研究还有些稚嫩,但希望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为我们构建民主和谐、朝气蓬勃、充满智慧的小学英语课堂增添生命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