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生命教育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杨欠宁
[导读] 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标,生命教育是“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教育理念
        杨欠宁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             317523     
        摘要: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标,生命教育是“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教育理念。指向生命教育的英语课堂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教学目标,是符合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教育。本校现用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选用的话题富有时代气息,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侧重交际功能,蕴含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还能够提供机会使学生体验、认识生命,并尊重、热爱和珍惜生命。本文阐述了在作者在生命教育与教书育人相融合的理念下基于生命教育的一些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生命教育;教学实践

        国家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健康生活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1]英语课程改革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要关注学科育人价值,二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三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2]《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2] 由此可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去对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意识地影响和关怀。教与学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次次的生命活动,通过恰当地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用心生活享受生命,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这理应是教育的全部价值,也应该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
        本校现用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选用的话题富有时代气息,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侧重交际功能。英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逐步的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而提供机会使学生体验、认识生命,并尊重、热爱和珍惜生命。基于此,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尝试进行了一些生命教育实践。
        一、在备课中充分地解读教材,发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分析并确立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目标。
        七年级上册预备课时有3个单元,是小升初英语的衔接课时。通过预备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复习英语语音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充分的时间来适应初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小升初是个转折点,如何适应新学段、新学校和全新的生活节奏,对七年级学生是个挑战,经过缓冲准备时期,他们将会更好的适应种种新变化。于是我将这段衔接课时的生命教育目标确定为:感受并列举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新变化,并思考怎样做才能尽快适应初中英语学习,适应新学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变化和丰富,生命因迎接挑战而变得更精彩。   
        第一单元My name’s Gina是自我介绍的话题,学生通过生活化自我介绍的学习实践,可以很快认识新同学和新朋友。新朋友是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助力,向朋友及时倾诉可以有效化解学生成长中的不适和烦恼。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我把第一单元的生命教育目标确定为:积极自我介绍,主动结交新朋友,并牢记朋友的联系方式。意图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主动认识新朋友开始,并需要通过时时联系和交流来增强友谊。
        七上第三单元“这是你的铅笔吗”和第四单元话题“我的书包在哪里”围绕失物寻物,可以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建立关联。学生通过做角色扮演的口语练习,可以体会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弊端。于是我把这两个单元的生命教育目标设定为:勇于承担不良习惯带来的消极后果并努力优化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序摆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第四单元的2b文章中,还增设一个目标为:不完美的人生也会有幸福,要安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文本中Kate和Gina姐妹俩生活习惯大相径庭,一个生活有序,一个东西乱放,然而附图上却是一双笑意盈盈的姐妹花。由此可见,姐妹俩的感情丝毫不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依然很好。通过学习,学生会感知到即使不完美,人的一生中终究还是会拥有无条件爱着自己的人。
        初中英语教材话题范围广泛,课文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学校、家庭、网络、自然保护、健康生活方式、自然灾害、交通安全、慈善活动等等诸多方面的话题,与学生个体、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等方面有紧密链接。只要认真钻研,用心发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一定会找到恰当的生命教育的着眼点。
        二、根据设定的生命教育课时目标设计课堂提问,最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学会和人相处,适应环境,并认识到生命的本质。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愉快的交流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并努力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分享。
        在七上第五单元“你有足球吗”和第六单元“你喜欢吃香蕉吗”课时,我设计了学生调查并分享班内同学所拥有的物品和饮食喜好这一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互相交流、合作,有效地建立了人际联接,打破了个人孤立。他们会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发现每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和饮食偏好,更全面地了解彼此。然后我设计了这几个讨论问题:1. Who lives a good and healthy life?  2. Should we all live the same life?  3. Who do you like to talk with? Why? 目的一是让学生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了解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特点,三是了解怎样说话才能受人欢迎。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明白,健康的生命需要我们学会对身体的关爱和珍惜,需要我们适当运动和合理饮食。但即便是最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达到全民统一,因此,通过讨论和对比,学生会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能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特点。在学生调查和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和某些同学交谈时感觉很舒服,而有些同学却不怎么招人喜欢,并通过探究原因来发现受人欢迎的人身上所具备的特征,从而反思并自我成长。
        在七上第七单元“袜子的价格是多少”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商品拍卖环节。扮销售员的学生极力地渲染商品的价值,努力推销,而扮顾客的学生则努力砍价。在讨价还价中,不同立场的同学努力地表达着自己。

针对这一点,我提出了这么几个供讨论的问题:1. Why do you sell the things so cheaply?  2. How much can you make by selling the things?  3. How do you feel if you can’t sell your things? 4.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buy the things on sale?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当生意不景气,商品只能打折销售时,销售者心理满是无奈;打折销售收入剧减,但如果不打折处理,将更加没有收入。当扮演销售的学生用心地投入拍卖角色时,他们就会感受到店家的艰辛。相反,当商品打折时,扮演顾客的学生却是开心的,因为这时他们可以低价买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涌生出幸福感。因为角色不同,立场不同,打折这件事情最终导致了两种心情。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会体验到同一件事情(商品促销)在不同的人看来,感受可能会完全不同。他们除了体会到生活的不易,还会学到如何共情他人,更好地包容他人。
        三、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密切关注课堂生成和学生体验,努力给学生提供及时包容和支持,指导学生在人际活动中获得有质量的生命关怀。
        现用初中英语教材采用生活任务学习模式编写,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之间有很强的互动。而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往往是团宠对象,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又是被智能高科技电子产品和网络包围的新生代,人际关系薄弱,人际交流能力欠缺。他们坦然地享受着亲人的疼爱,却不善于关爱别人。在互动学习活动中,因为受限于自身学习水平,组内学生完成任务的程度和质量总会出现差异。当某位同学遇到困难时,可能会遇到其他同学的负面反馈。当学习内容与某些学生现实生活高度相关时,这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可能即刻被卷入。一旦出现负向信息,可能会对学生带来不良情绪。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课堂生成和学生体验,为学生提供温暖关怀。
        例如,在七下第二单元“你什么时候去上学”的2b文本中,Tony由于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导致身体发胖,而Mary因为作息规律合理运动,拥有健美体形。在小组讨论问题Who is healthier? Why?  Do you live the same life as Tony or Mary?时,有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喊出班上某位同学C的名字,因为他比别的同学胖一些。当说到不良的生活习惯时,这位同学C经常被提起,他本人明显不悦,但并未明确表达出来。而其他喊出他名字的同学也没意识到他们已经对C造成了困扰。学生的这些情感体验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似乎没有过多的影响,但却影响到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同时也影响到了学习情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关怀学生,当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人际关系也会紧张,甚至拒绝参与课堂学习互动,英语学习就会一落千丈。因此,当课堂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当即增设了这样的话题讨论:1. Who do you want to be your friend? Why? 2. When your friend is unhappy, how can you do to help her/ him?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引导学生反思他们之前对C的行为,并提出问题: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do something wrong to others? 此时学生很自然地C同学表达了歉意,C同学的神情很快由阴转晴。
        在八下第三单元“请你打扫你的房间”和九年级第七单元“青少年应该被允许选择自己的衣服”课时中,单元话题围绕青少年是否需要做家务和能否有自主决定权的问题展开,学习活动的不可避免地会联系到学习的实际生活,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在这期间,在家中同样没有话语权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会比较激动,有的就很愤慨地喊:“没用的,无论怎样父母都不会听我的!”这些高共鸣的情绪很容易使课堂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偏离主题,阻碍学习目标的实现。如果强制性地约束学生回归学习活动,就会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回避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构建。 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1. How do you communicate with your parents? 2. To make your parents believe you’re old enough to make a wise decision, what did you do for them?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了解达成良好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在轻松状态下沟通并要控制情绪,注意方式方法。并促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学生,应该担负起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为父母分忧,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的成长,从而赢得自主决定权。爱争执、吵架、乱发脾气的人是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的。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着各种真情实感,老师的及时引导和支持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包容,同时在彼此接纳、诉说、倾听中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的品质,并在互助支持、陪伴和激励中共同解决问题,领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运用内容回应式评价,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乐趣,进而热爱和珍惜生命。
        我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除了选用现有的语言技能知识训练外,还根据学生的个人经验、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现有条件设计了实践作业,例如让学生“当个负责任的小老师”,将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讲给不懂的小伙伴;“麦霸是我”,学唱英文歌并当众演唱;“我是小编剧”,创编并录制英语短剧小视频在班级群内分享;绘制思维导图;绘本阅读并讲解等。当学生展示作业时,我没有用水平评判式评价,因为无论学生最后呈现出哪种水准的作品,都一定会有很多不完美。即便如此,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定是有所投入的。作为老师,我努力去看到他们的这份投入并如实反应出来,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的付出得到了尊重,我觉得,这个比任何分数或者等次应该更重要。
        五、始终秉持生命教育与教书育人相融合的理念,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保持高度敏感,捕捉每一个细节呵护和关爱学生。
        龚亚夫曾表示:“核心素养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育人。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关注并坚持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3]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标。指向生命教育的英语课堂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教学目标,是符合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教育理念,不仅要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4]不仅要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4]不仅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与其它生命的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
        [3]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2014,(06)
        [4]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