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吴兰
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364400
摘要: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就通过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家校合作策略实施的路径也得到了拓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互联网时代下,积极的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优化,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能有效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优化策略
一、引言
家校合作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项新型的教学策略,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能使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家校教育合力中获得更为显著的提升。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有效的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优化实施,以此实现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成长和发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1.家校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而鉴于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大影响,家校合作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在现阶段的家校合作中,最为主要的形式还局限与家长会、家访以及电话联系,这种相对单一的家校合作形式,严重限制了家校合作的途径与效果,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家校合作效果缺乏实效性
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家校合作中所取得的效果良莠不齐。而在现阶段的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由于教师对家校合作策略认知的偏差,只是笼统、僵化的进行家校合作策略的宣传,而忽视了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家长无法有效的进行家校合育策略的学习与实施,严重的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实效性的提升。
三、互联网时代不同家庭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优化
1.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强化了合作双方家校合作的意识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们对家校合作策略的认识以及家校合作意识的树立都能直接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提升。在以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关于家校合作的宣传以及实施不到位,导致一部分学生家长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在互联网时代中,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拓展,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家长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家长进行相关讲座以及活动的参加,使学生家长对家校合作策略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以此实现正确家校合作意识的形成。
2.通过互联网的运用,拓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实施形式
在互联网时代中,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就有效的促进了人们通讯的效率,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社会形势下,教师 就应借助先进网络技术的运用,来强化与学生的家长的联系,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的实施形式。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运用,构建班级管理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现阶段QQ群、微信群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学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的建立,并在群中通过群聊或私聊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识以及理念的宣传、与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动态的探究等,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率。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构建电子交流平台,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等栏目的设置,来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途径的创新,使学生家长能通过论坛来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
3.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完善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机制建设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形式和途径也得到了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家校合作组织机构以及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此实现家校合作效率的提升和效果的增强。如,家长学校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念引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以及线上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家长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实现了学生家长意识观念的更新,提升了家校合作的效果。
4.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强化了不同家庭背景下教育合力的形成
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是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以及认知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通过互联网的运用,更好的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单独联系,使教师更加深刻的进行了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以及家校合育针对性实施方案的制定,从而使学生家长在教师的分类指导下,形成家校合育的意识,实现教育合力的有效形成。
四、结语
总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是能促进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一项教学策略。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中,教师就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家校合作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此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意识的增强、形式的拓展、机制的完善等,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带进一步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更为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系2020年漳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不同家庭背景下家校共育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 ZPzx2020-230)
参考文献:
[1]刘慧贤.创造性教育戏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5)
[2]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路径[J].中国教师.2015(14)
[3]王丁惠.语文文本与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