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功在课内——为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点亮一盏明灯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林素娥
[导读] 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众所周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家喻户晓
        林素娥
        浙江省绍兴市灵芝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众所周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家喻户晓;我们也常把古人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凑”等之说挂在嘴边。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读课外书,不再像季羡林小时候被斥责为看“闲书”了,他已经毋庸置疑、名正言顺地成了语文课的“正业”。
        可正当那些城里孩子孜孜地吮吸着新课改带来的甘露时,农村孩子却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仍在这道围墙边徘徊。课外阅读,成了我们农村语文老师彻底履行新课程的一只拦路虎;课外阅读,让我们农村语文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书海茫茫,渡在何处呢?
        近两、三年来,笔者带领孩子一直在向课外阅读这扇大门冲刺、冲刺……
一、师先动,生才会跟着动
1、每一个扎根在农村的语文老师都要成为“田老师”。
        被誉为“神童作家”的刘绍棠在《老师领进门》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为田老师的“无心插柳”,是田老师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的一个个故事如春雨点点入土,让刘大作家身临其境,把刘大作家领进了文学的大门。笔者屡试,的确是这样的——老师讲故事能诱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迁移“亲子阅读”为“亲师阅读”。
        “亲子阅读”这名字早已径走全世界,《朗读手册》中记载:父母大声地朗读故事甚至长篇作品给孩子听,孩子“听赏”所获得的词汇量远远超过“眼赏”获得的词汇量,而且效率也更高。如英国每年都举办一次寝前阅读周;在台湾,“故事妈妈”走进了很多幼儿园,受欢迎的程度简直不可思议;许多国家的孩子对《哈利.波特》的知晓都来自父母的朗读……坚持朗读课外书给孩子听,对他的语文能力和心智水平的提高有莫大的帮助,这已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了。可农村孩子的父母却因自身条件的缺陷,无法为孩子朗读课外书,“亲子阅读”对他们来讲是莫大的奢侈品,这时,大声为孩子朗读的人就该是老师了!笔者是这样试着履行“亲师阅读”的:
        一周里至少朗读一个小故事,一个月至少朗读一个精彩的片段,一学期至少朗读一篇长篇作品。小故事选择像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之类的,如《滴水穿石》,读完后,讲述自己(有时也是组织学生)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不但读到了书,而且在对教师读书过程中“一招一式” 的感知,即各种读书方法的使用,清晰明了,达到“身教胜于言教”的效果。
二、氛围浓,劲才能提上去

1、“教室不是无情物,一句一画更激读”。


        笔者在教室是这样设置各种“暗道机关”的:教室的左前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的封面敞开大门,好象欢迎孩子走进里面去尽情畅游;教室中间两侧,“读不在三更无鼓,功只怕一曝十寒”、“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两幅对联默默有语;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悬梁刺股”、“囊荧映雪”等被做成有趣的动画图片向孩子们诉说着什么;教室前面是个为所有孩子都开放的“小书柜”,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书装进书柜,保证“资源”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资源可独享,更提倡共享;教室里还布置了“今天我知道了”、“我来露一手”等展板,孩子们把自己在课外书中看到的喜欢段落或读书心得等都在上面展示,课间,经常能看到同学们在此驻足交流……就这样,平平常常的教室也成了孩子在阅读中有畏难情绪,消退意志出现时的激励者,无声无息地推动着孩子阅读的进程。
2、阅读的氛围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师生间的交流是最好的催化剂。
        课堂上,孩子对课文的出处、背景、作者等知识特别感兴趣,教师就可乘机让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如在上《丝绸之路》时,向学生推荐包含着众多此类知识的《世界五千年》;上《少年润土》时,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让他们对润土这个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上了《金色的鱼钩》,向学生推荐记录了长征始末的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在这样关注学生需要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既能让孩子面对茫茫的书海有的放矢,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他们探究的学习能力,对课文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3、抓活动契机见缝插针。
        课外阅读是开放的,它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与人生、社会、自然、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地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于是,学校里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便是引导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最好抓手。
        
三、评价活,读就能更深入
1、重视迁移外化。
        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迁移是原有知识、技能、活动对新的知识、技能、活动的影响作用。即我们要教会学生把看到的迁移到写作上了。
2、搭建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
        “英雄需要用武之地”,书读得多了,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于是我就开辟了让孩子“显酷”、“摆阔”的场地。利用学校的午间微型课,我设置了“成语快车”、“诗词博览”、“好书推介”等栏目,任孩子把课外阅读中的收获畅所欲言。如“好书推介”,由一名学生向大家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文章,同时指出其优点,下课后学生争相传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而且,在推介的过程中,如有其他同学也看过此书,就要相互PK,看谁的推介能打动同学的心,一方如有差错,还会被毫不留情地“踢下擂台”,这也对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更认真,更仔细提了较高要求,推着他们深入看,看深刻!
        此外,我还建议学生用给读物设计插图或封面的形式来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故事情节,张贴在“我来露一手”的展板中,鼓励他们不断进步,调动他们手脑并用的能力。
3、给读书设“成长记录袋”。
        与目标清晰的课内阅读教学相对而言,课外阅读则是一项“软”任务,始终“硬”不起来。课外阅读的过程是自由、宽松的,读书读什么?应该读到什么程度?是“读懂了”、“读通了”、还是仅仅“读过了”,都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感兴趣的会反复揣摩,不感兴趣的就翻翻而过。然而,中小学生的阅读主要是为了积累,是为了丰富文化积淀,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在语言和思想方面“打好底子”。否则,积累语言、提高素养、充实精神只能是空谈。教师们往往习惯于操作一些明晰的东西,不善于自主开发,因而课外阅读就很难落到实处。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妨尝试建立课外阅读的“成长记录袋”。即每位学生把自己读的书记录在“课外阅读记录卡”,学校每学期进行统计并保存。课外阅读 “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将课标规定的读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每学期末,当孩子们手捧一张张“课外阅读记录卡”走出学校大门的时候,他们的收获应该是沉甸甸的,我们的心头一定是喜滋滋的,家长的眼中更是泪盈盈的!
        “世界,今天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世间父母又何止张晓风会有这样的念头呢?我们的家长也会说:“学校,今天我交给你一个孩子!老师,今天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因此,笔者在此呼吁:面对课外阅读,我们的农村语文老师再不能把多数责任推向家长,怨天尤人;再不能认为自己是鞭长莫及,望洋心叹;再不能当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点缀”。请记住:课外阅读,功夫在课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