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儿童视角下——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图式理解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蒋梦婷
[导读] 每个小学阶段的儿童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会在课堂上将老师所提供的图片资料进行吸取
        蒋梦婷
        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  214026
        【摘要】每个小学阶段的儿童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会在课堂上将老师所提供的图片资料进行吸取,从而将这种“无形”的构图形式、用色方法融入到自我的构图与用色习惯之中,形成一种个人的图式理解。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即要适时发掘儿童对艺术作品的内在鉴赏能力,并研究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对作品图式的理解与运用方式,更好的提炼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知方法,表现出更具逻辑与形式美感的优秀作品。
        【关键字】儿童 构图形式 视觉艺术 运用
        受到小学阶段特殊的年龄限制与特点,少儿美术的课堂作品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诸如课堂新授环节后结余的创作时间不充沛,学生绘画素材不齐全等情况,无法最大化的展开一系列创作活动,从而发挥儿童创作自由的限度。所以学生在每节课堂中惟以依靠教师所提供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给与启发,学生平时对于创作的积累更是少之又少,无法用画笔和材料完整的还原脑中对于图片资料的理解与运用。所以少儿的美术作品一般很难被成人解读,甚至往往被我们认为是随意乱涂、不够工整。为了较好的解读儿童作品中的含义,同时保护好儿童作品的童趣,我们在欣赏学生作品时,如何把握其作品之美?那正是美术教师需要研究的内容。
        一、仿照学生心境,从学生作品的感性形式出发
        曾记得现代画家丰子恺先生曾在一篇旧文中提过一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他的学生去老师家做客期间,无意间将老师随意摆放在房间的各式物品“顺势”摆放整洁的故事。一个小小的行为,展示出学生在内心情境中对内心美的自我追求,并通过动作形式体现出其内心感性的心声。的确,世间万物,个人所见的事物都有不同。同样的一件物品,在画家眼中,有绘画形式的美;在工匠眼中,有空间造型的美;在科学家眼中,有历史空间塑造的美,但追根溯源,在他们背后都有一颗善于追求真善美的心境,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在儿童的眼中,他们本身就有与身俱来的感性的美。这种无法描述的美的形式越强,越能被人完美地显现,其中也越能体现出人们对于一件作品付出的用心。
        由于儿童特殊的成长阶段与心理特点,无法过多的体现其艺术想法,更多抽象的线条和纯粹的色彩被儿童感性的心理特点赋予他们的作品中。此外,其对于艺术作品中客观的构图比例、形式美感趋于抽象和模糊,只能用感性的方式去释放和表达。至此,说明了儿童绘画抽象的表现风格,作为欣赏者的我们都必须给与学生解读绘画的机会,充分了解儿童所接触到的生活素材,从而获取学生在感性情境下对作品所掌握的审美力度。作为每天静距离接触孩子的老师而言,正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他们,领导他们去把处于感性情怀创作中的心境激发出来,创作属于他们个人的特色审美图式和想象力量。
        二、走进学生创作过程,找准学生创作过程中的理性思维。
        解读完学生创作前的感性心境,就像打开了儿童创作世界的大门,我们这就走进创作的过程去一探究竟。儿童在教师新授环节和练习环节之后,此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创作所需的心境,他们更加迫不及待的拿起画笔去自己的世界看一看,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会有哪些精彩等待着他们,这也正是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相比成人,在每次创作前,都能较好的去理解每项活动的意义,要做成什么模样,通过什么形式,在我们心理都自然不过,这是成人创作过程中与儿童最大的不同。但儿童创作的过程和成人都一样,都是为了创作而去的,不管其中是否运用了什么方式,方式是否妥当,都存在了某种意图,他们都是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去创作什么,再现脑海中存在的一系列事物而产生。
        其中,那些所谓的情感支配,素材的取舍,映射的媒介都实则如初一折。当成人世界作品中解读作品的思想媒介与儿童达成共识的一刻, 也正是双方认同,并达成共识,相互融合的一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美的去解读儿童的创作思维,不再是简单的将儿童的作品去盲目的向成人世界靠拢,这其中必须融合两方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评价以及前期所投入情感的一致性,从而取得双方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为下一步作品的完美呈现提供至关重要的讯息与基奠。
        三、细读学生创作成品,发现学生个人特色与不同。
        学生在课堂中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由老师获取的新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化吸收成自己的内容。

他们把来自个人生活中最喜爱的事物,拣选于作业纸中,并将这些素材与课堂资料结合,用仅限的个人表达形式映射出其个人最具有自我特色的语言,使得其在某一刻变现,老师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并加以罗列这些具有视觉冲击效应的瞬间。
        观察发现,每位同在创作过程中都会有其个性倾向,例如中低年级的绘画作品常以抽象的特定元素作为第一素材选择。苏教版二年级下半学期的课程中,第一课《三原色 三间色》中,学生通过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最后运用色彩的教学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模仿教师的课堂范画进行创作。以一根线条去散步的形式,将画面分割成多个面积大小不同的块面,再用蜡笔或水彩笔进行填充。当然,这种形式是此课难度最低,也是作业画面最好的一种绘画形式,老师不会去过多的干涉学生所采用的绘画形式。所以,当学生获取到最直观、最简易的视觉形式后,老师就在课堂中第一时间捕捉到作业呈现的取向,将其在短时间内进行综合,并指定进一步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作业深入。当学生构图基本确定后,适当给与语言的提示,或在第二课时前提供更多的抽象画素材,在视觉形式、色彩中给与更多的补充,用视觉艺术中比较生硬、死板的理念化解为学生简单易懂的语言。比如蒙德里安的爵士乐作品,用横竖、长短不一的直线构图后,将三原色有秩序填充在相应格子中,造成一种音乐的乐律美感和特殊的视觉艺术形式,此时学生就能清楚易懂,同时也将简单枯燥的填色的环节变更为类似色彩游戏的环节,满足低年级段学生的活泼、好动的特性,也保护了学生初识色彩后喜悦的内心情感,为之后的色彩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收获学生成长,捕捉更多学生的创作瞬间。
        学生作品到中后期阶段,关注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又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开始耐心不足,此时除了老师的耐心观察,作品中背景的环节同样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很多学生到此就停笔,他们并不是不认真,而是不知道怎么去继续。所以老师在班里挑选出具有特征的学生作品,利用投影仪进行适当示范。示范前再恰当的提供一些学生作品给与参考。两者结合后,发现学生的作品质量会比在第一课时一次性引导效果更强,更有针对性。
        此外,会遇到很多学生在创作中后期另外萌发新的创作想法,从而中途停止画面,导致作品失去连贯性。教师必须保留学生的想法,获取作品合理的部分,运用到恰当的部位,并鼓励学生确保作品补充完整后将之前的创意体现到其他作品之中。例如同样的一节课,一节多上,体现学生作品的多样性。教师的示范也必须和学生互动,除了给学生示范一种方式外,避免学生作品的单一性,也可以从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入手。除了材料使用的不同,绘画的方式中,也可以发掘更多的形式,更多的给与学生各种抽象与具象、单色与多色的练习。
        此外,儿童的绘画作品除了画面丰富以外,也要确保学生作品的细节再现。所谓抓构图、玩色彩、重局部,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艺术作品。教师在欣赏作品的顺序时,也可以改变学生作画时要求的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反之从局部至整体,这样可以把注意力分取一部分,更迅速的利于发现学生作品中最属于其个人特色的细节。通过这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我们才更好的去梳理每个学生的作品视觉特点,发挥并挖掘他们身上所隐藏着的创作瞬间。
        儿童的美术创作就好比书法中的“取象万物,迁想妙得”,学生作品中视觉艺术的抽象艺术,无疑吸引着每一个追求艺术之美,善于发掘儿童艺术作品的老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像一名欣赏者一样,融入于学生的生活,培养一定的审美悟性和想象力,更好的理解他们,在视觉艺术的世界中,更加自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德]托马斯·维尔德格鲁伯著.王剑南译.造就全人的艺术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2;
        [2]周增炎.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学科教育要强化缄默知识的开发与创新[J].2002(2);
        [3]肖川.黄超文.现在,我们这样做老师[美术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12;
        [4]倪花.谢影.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5]孙殿武.<视觉艺术欣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7。
        作者简介:蒋梦婷(1990-),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安徽财经大学美术学研究生,硕士,就职于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研究方向:装饰与艺术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