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肖嘉东
[导读] 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肖嘉东
        山东省齐河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    251100
        摘要: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劳动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劳动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提高家长劳动教育意识,形成劳动教育合力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小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实践策略,希望为全面提升小学劳动教育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劳动能力;劳动教育;生活态度;人生观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陶行知老先生就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观点。但是当前,在普遍的小学教育中对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仍然无法引起完全的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劳动能力的培养其实相较于城市小学生来说更加占据优势,因为大部分小学生的家长都是从事劳动生产的,所以老师在对小学生实施劳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家校联合的教育引导方式,来全面提高小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实效。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育、管理经验,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
        学生实施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而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就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和依据。首先,学校和班级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对学生实施劳动能力培养和教育,从而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要制定出形式多样、层次化的劳动教育大纲,细化劳动课程安排,如每节课的劳动量、劳动任务、劳动内容以及每节课的任务、每个单元的任务或者每个学期的任务等;然后,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劳动要求,因为劳动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单纯的劳动知识灌输,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劳动习惯、内化劳动力、提升劳动技能等,如在为校园绿地清除杂草的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劳动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比比哪个小组最先、最好地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在劳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相应的劳动技能,而且还发挥所长,提升了专项劳动技能水平;另外,要不断丰富学生的劳动教育知识,将“四育”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劳动教育中来,从而实现以老树德、以老增智、以老强体、以老育美的综合劳动教育目的。如在文化课程中渗透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培养、在体育课堂中增设劳动技能培养、在艺术类课程中添加一些劳动工艺方面的培养等,从而使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更加全面和具体。


        二、创新劳动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针对小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保障学生基础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教学策略,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生的能力特长,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根据小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开设一些校本课程,定期研究和开展专项劳动技能教育,如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养殖场、种植场、生产企业等去参观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基础的种植、养殖以及产品生产知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及劳动素养。(3)创建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场所。对于小学生来说,最为熟悉的劳动就是生产种植劳动了,因此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们开辟出“劳动试验田”“家禽养殖中心”等劳动基地,让学生试着种点白菜、豆角,养几只鸡、鸭等(为了确保劳动成果,可以邀请当地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劳动基地还可以与“劳动成果汇报课”一起开展,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体会劳动的快乐,获取劳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在今后更加自发主动地投入到劳动学习中去,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升劳动能力及劳动专项技能水平。
        三、提高家长的劳动教育意识,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有力保障。首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让学生除了接受校园劳动教育外,还可以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去进行家务劳动,既为父母分担了劳动压力,又在劳动中完善了自我。其次,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去学校参观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劳动创造的机会。最后,学校还可以利用农耕、秋收时节,带领学生一起与家长进行田间劳动,体会农耕技术、农耕文化以及深切地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总而言之,在小学生劳动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创新劳动教育策略,而且还要注重挖掘校内、校外丰富的劳动能力培养素材和机会,从而在全面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小学生劳动能力以及劳动技能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夏鹏翔,崔露涵,侯捷菲.论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发展方向[J].中国德育.2019(13)
        [2]刘桂珍.在积极情感体验中促进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实[J].吉林教育.2020(31)
        [3]陆敏.构建家班共育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