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侯佳妮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逐步成为了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侯佳妮
        青岛市城阳第二十中学      山东,青岛    26610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逐步成为了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应围绕核心素养教育,落实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教育,从而逐步树立学生正向化的思想观念,为其在未来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基。因此,本文一核心素养为视角,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做细致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前沿性的教学借鉴,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研究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塑造有着巨大的指引作用。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以授课进度为重,过分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忽视学生思维意识、品质观念等方面的教育,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悖的。对此,在新课改旗帜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牢记自身的教育使命,秉承素质与生本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彰显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优势,从而是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均得到有序化培育,为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保驾护航。
        一、开展课堂设问,培养辩证思维
        众所周知,问题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先导。所以,合理利用课堂设问,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大有裨益。然而,课堂设问虽然简单,但如何提出一个具有科学性、启发性与趣味性的问题却并非是件易事。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师的课堂设问要求较高。对此,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我们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关注点来进行设问,从而在激起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让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得以良好培养。
        例如,[1]教师在讲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课时,教师可提问:“有哪些机关名字里面带有‘人民’两个字?”“为什么我国的国名和很多机关都会带有‘人民’二字?”、等,然后指引学生思考并在最后与他们一同探讨出我国一切权利都属于人民的知识要点。通过这样的设问既能增添课堂趣味性,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活力,又能为他们辩证思维的发展提供助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构建生活情境,形成正确观念
        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师实际上扮演了一个教学辅助者或指引者的角色,本质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范式,从而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生的道德认知运用到观察或处理生活事例方面,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生产。所以,一切具有感性化或直观化的教学方法,都将有助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正如夸美纽斯说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教师应当立足学科特点,加强生活元素的教学渗透,创设生活形式的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参照,让他们能够以此为契机,迸发出思维与智慧火花,从而更加深刻地体悟到道德与法治的内涵精髓,实现其情感认知与课堂学习的统一。
        例如,在讲授“关爱家人”的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可借助信息技术之便,展示一段“时间都去哪了”的音乐情景剧,指引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回想一下自己与父母的生活瞬间。通过信息手段的辅助,达到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然后,教师可指引学生以“爱在家人间”为主题分享一下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2]从而以学生的回忆与诉说为媒介,创设一种生活形式的道德情境,激发他们内心的家庭情感。期间教师可适时地引入章节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一些言语引导,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潜移默化中塑造其正向化的品质观念,进一步丰富其生命世界。
        三、进行实践引领,促进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以及学习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创新、行为或实践能力,其包括了诸如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参与。由于初中生的大多都缺乏社会经验,公共参与意识较差,所以教师可加强实践教学法的渗透,以此为基点来塑造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学有所获的同时,也能学有所用。另外,为了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就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深度剖析,探寻其与生活的契合点,并通过问题、情境等方面的引导,增强学生认知,使其清楚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核心,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例如,在讲授民主生活动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表现评定、课代表选举等主题性的“民主决策”活动,然后指引学生就相应主题展开民主会议讨论。以课代表选举为例,[3]教师首先可宣布《道德与法治课代表选举方案》,然后指引有意向的学生要依照方案内容,进行讲话发言,接着在指引其他学生对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确定出最终的课代表人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给予学别样化的学习体验,而且还能深化他们的民主认知,从而在唤醒其民主意识的同时,让他们的公共参与素养也能得到有力培养。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旗帜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秉持素质教育观念,不断延伸和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进一步彰显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优势,为学生道德品质、思维意识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林,蒋喜华.德知·德情·德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9.
        [2]于川.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9(06).
        [3]蒋文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立德树人的教学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12):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