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龙文军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效果非常理想的教学手段,在地理教育中运用,能够将抽象的文化知识转化成直观具体的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龙文军
        赣州市南康区南康中学34140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效果非常理想的教学手段,在地理教育中运用,能够将抽象的文化知识转化成直观具体的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文章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为研究对象,对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地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无法理解教材中描述的内容,而对此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思维导图的运用,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解决以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进行分析。
1预习环节运用思维导图,理清学习思路
        教育工作最终目的,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主动探究文化知识,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渗透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课前实践运用,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并利用此提高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减轻学习的压力[1]。在新知识教育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梳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自己预习情况。学生在预习时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对思维开发的过程,可以使其发现更多相关的知识,能够使预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形中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果,为后续更好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课前预习活动开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生掌握学习工具,这对于学生自身成长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进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内容预习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此作为预习任务布置的依据,以此保证学生预习学习效果。该章节介绍了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学前任务布置时,围绕这两点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如下:第一,了解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第二,利用教材中的图像,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特点。第三,对西欧国家乳畜业形成因素进行分许。确定课前预习任务后,则将此分享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将自主学习内容全部体现出来,并对乳畜业和放牧业进行分析,得到更多学习结论。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变得更加清晰,让学生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果,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2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快速跟上教师思路,完成学习任务。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与学生一同构建思维导图,使其对学习产生成就感,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果,促使学生更好学习文化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生机,同时可以增加师生沟通频率,促使良好师生关系构建。
        例如,进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就前期学习过的内容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关于区域农业方面的知识,你们还记得农业地域的发展和形成因素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接下来我们就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情况。然后引出基础知识,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等全部展示在思维导图中,如下图,并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辅助下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并对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以此提升学生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设计思维导图,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与符号,将思考过程、学习过程体现出出来,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以此提升地理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课后运用,巩固学生学习基础
        在课后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实现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查缺补漏,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知识总结的良好习惯。当基础知识教学结束后,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总结学习,让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3]。当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后,教师可以就学生总结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更加丰富,知识掌握效果更加牢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展示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势,同时能够提升学生课本知识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知识结构构建,培养学生独地理学习能力
        例如,进行《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内容复习时,其中一名学生设计一个并不完善的思维导图,如下:教师可以将此作为知识总结复习的载体,让其他学生对该图形进行补充,将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全部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并将与知识点有关的内容标注出来,使思维导图变得更加丰富。当学生制作结束后,则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与补充,以此提升复习效果,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活动更多学习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知识总结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使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提升教育工作水平。课堂教学中,加强该方法的运用,将此渗透全过程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波.探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00.
        [2]杨佳静.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分析——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2):9-12.
        [3]朱玉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研究——以“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11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