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好奇心 点燃学习兴趣 ——以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5期   作者:李英
[导读]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配以简短的课文和简单的插图,孩子几天就能全部看完
        李英
        成都市新津区实验小学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配以简短的课文和简单的插图,孩子几天就能全部看完,然后,便是大量单调、重复的练习,如何在此背景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进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关键词: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低段学生。

        好奇心是指个体在遇到新奇事物或处于新的外界环境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现象,是促进人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学习,正是认知新事物,探究客观世界的的过程,好奇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教学实践中,因为时空关系、“照顾大多数的操作”和“赶课程”的需要,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甚至被打压的情况时有发生,那,我们的课堂,特别是低段语文课堂,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习兴趣呢?
一、正确认识好奇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学习这件事来分析,外界压力来源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升学的压力,学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等。自身动力来源于一点——对世界的好奇心。从以上两点来看,大多数人觉得学习不快乐往往是因为自身动力不足,迫于外办压力去学习,自然很难找到快乐和成就感。要让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提高自身动力才是根源所在。如果把人比作一辆车,自身动力才是发动机。提高自身动力,就意味着挖掘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去提出“为什么”的疑问,并且寻求答案,才能体会到学习真正的快乐。
二、正确认识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好奇是人类的本能,其本质是对未知事物或事物的未知部分,本能地想探索、发现的心理,其本质是对事物本身的一种探究行为。所以不要以为弄个貌似好玩的外界刺激,如各种新奇的教学方式,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恰恰相反,好奇心源于过去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只要产生好奇心,大脑皮层就会寻找认知模式,找到自己能理解或想要理解的东西,所以说,好奇人类认知世界,开启学习模式的内因。只有激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好奇,而低段的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的集中,这就为普通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要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探索,主动发现,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之后,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带来的成效是意想不到的。
        一年级,最为困难的教学非拼音莫属。这块儿,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差异,会拼读的孩子天天被迫着跟着重复学习,对学习的热情,对课堂的敬畏,也被一点点的磨灭。不会的孩子,天天混在几十个人里面,有口无心地跟着读一些完全“不讲道理”的字母,畏惧之情没逐步积累,这些,都不是几张精美的PPT可以解决的。只有激起孩子对拼音字母本身的好奇,孩子才会集中注意力去记字记音,主动探索,主动尝试。
        在教学《ie üe er》时,第一个难点,我主动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去发现他们的发音规律,从e入手,将ei、ie的口形做给孩子们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体会口形的变化,自主发现规律,补步认知拼音的“道理”,玩看口形,猜猜看的游戏,孩子们整节课都兴趣盎然,从形到音,都有一个有效的认识。同理,看似千篇一律的识字教学,也可以通过偏旁的整体输入和归类输入,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发现生字的规律。先把教材整个生字过一遍,把一学期出现最多的偏旁归个类,搞个“字族识字”活动,孩子们就会知道原来识字这么简单,先看偏旁,再想意思,真正形成识字能力。


三、建立开放的课堂,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小孩子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减弱,从而表现出兴致缺缺的模样,所以在保护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老师也应该去激励学生,鼓励他们,让他们始终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对学生的好奇心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帮助学生正确的让自己的好奇心为自己带来更丰富的知识和兴趣。
        在教学《祖国在我心间》时,我让学生带来了地球仪、地图,甚至有个孩子还带来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拼图!孩子们在读文识字的同时,地球仪、地图作为一种课堂新事物,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了中国版图的位置,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观察,发现,更加直观的理解了“像只雄鸡昂首在太平洋间”、“红色的星点”、“辽阔的版图”、“隔海相望”的意思。课后,孩子们依然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继续探讨,发现……我相信这种探索和发现,一定会向课后,向更深,更广的地方发展。
四、建设宽容的学习环境,保护“特殊儿童”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人都与身俱来的,个人都会因为自己一些不知道的事情而产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会有一个个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比成年人会重,在面对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孩子更容易会直观的表达自己,而不会顾及场合,而一些好奇心特别重的孩子,甚至会造成一些“破坏”。“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时,我们一定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切不可做出因噎废食之举。
        新学期刚开始,班上的“孙猴子”又被值班副校长抓到我面前,“这个娃儿把荷花池里的金鱼挨个儿捞起来,按倒尾巴使劲扯!”唉,开学才两个星期,这是第几次被逮来着?我脑仁生疼,狠狠地批评了他,罚他下课不许出教室,这家伙破坏性太强了!我努力劝自己不要嫌弃他。第二天,正好到口语交际课“有趣的动物”,“孙猴子”一直顽强地举着小手:“老师老师,金鱼最有趣了,尾巴多,扯得少的话,还是可以游的!扯多了,游得就慢,扯光了,就游不动了!肚子上的尾巴最好玩了,扯了,鱼就睡着了!”他一边说,一边倾斜着身子,模仿着金鱼的样子,手舞足蹈地,兴奋不已……下课了,一群小伙伴跟着他来到小池力,分享那伟大的发现,只见他站在一大群孩子中间,连比带划,绘声绘色,头头是道;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他,眼都舍不得眨一下,连我的到来都没有发现,其专注的程度,是我的课堂上从来没有过的!这是,我才暗自后怕,幸好没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不然,也许真的扼杀了一个“法布尔”或“达尔文”呢!
        总的来说,好奇心是每个人都与身俱来的,是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认知的开始,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把好奇心转换为对于学习的兴趣、求知欲,使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世界里,开拓知识面,允许孩子们随着自己的好奇心探索,从自己动手、动脑去思索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这样往往记忆会更加的深刻,也会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挫伤学生学习时候的积极性,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这就是最好的保护学生好奇心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心病心医》、作者陈宗伦——《好奇心的五个好处》
        [2]《云南教育》、2003年6月第16期,作者何蕾,《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4]杨柄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教育月刊 2002.7.8
        [5]朱清时《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