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梅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梅子镇中心学校 665108
摘要:在小学时期低年级阶段的阅读模块教学中,想要达到高效率、效果明显的教学结果,老师就要注重学生对阅读模块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各中不同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绑定在阅读内容中,让学生能够自愿的参加阅读活动。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弱,性格贪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整节课都跟随老师的思想,所以老师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剖析阅读的材料内容制定有趣的阅读活动吸引学生。本文将对小学阶段低年级的阅读活动教学展开探索。
关键词:小学时期;阅读模块;教学方法;低年级阶段;
引言:语文知识是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增加其学识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有效的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懂,更重要的是让其会读。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技能,面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阅读模块教学,老师不能一味木讷的向学生解释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通过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快乐阅读。通过阅读模块的学习促进个人的发展。
一、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
情景教学是新课程变革过程中发掘的新式教学方法,在阅读模块的教学中教学效果明显,创设情景就是形成与阅读内容相通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站在文中的某一角度体验。低年级的学生们思想不成熟,对文字的阅读能力也比较弱,加上低段的语文选材多以故事内容为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还原表演,引领其体验其中的情节与情绪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内容。
比如,在教学人教部编版的一年级《动物王国开大会》这节内容的时候,这一课的内容中就有很多小动物的形象,老师可以把课文的的故事内容以表演剧的形式开展教学,首先先确定本篇课文中有多少形象,选定参加表演的学生,或者是可以按课文的形象数量分组,给学生分配相应的形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将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练习完之后,邀请其到讲台上表演,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对话语气进行指导,将故事形象化的展现出来,通过参加演绎,学生对于故事中的各个形象能够有更准确的认识,对于故事想表达的道理也能精准的抓住,进而提高低年级段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阅读兴趣与其阅读的效果。
二、制定阅读目标,确定阅读方向
想达到有效果的阅读教学,就要对阅读教学的开展有计划、有目标,在课程开始前做足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达到有效果的教学。
老师在制定教学标准的时候要结合教学的主流思想,加强学生个人思想的建设,让小学生在建设思想阶段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实现高效果的阅读教学。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本的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制定两个教学的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通读课文内容;2、读完课文的故事之后能够说出自己的收获;在确定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后,老师就可以在正式的课程中着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课文的锻炼,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目标。考虑到低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语文思维能力还没有明确的架构,而且其对一件事专注时间比较短,老师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模式让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欲望和信心,引领学生认真阅读,从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和内容,在真正意义上完成有效阅读的目标。
三、运用图画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知
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每篇课文材料中都会匹配和课文内容一致的图画,多数的课文都是小故事的形式呈现,而且图画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更强,这是因为图画能够引起学生的视觉感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从图画入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在图画中能够了解到的信息,通过图画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之后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图画了解文字的含义,加深学生的内容理解层次,进而提升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效果与能力。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本的二年级的《坐井观天》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观看课本给出的图画。之后让学生们说一说在图画中能够得到什么故事信息,之后老师可以引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结合图画让学生理解课文故事的意思,因为图画的直观影响,学生可以感受与课文内容一致的环境。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多次阅读,仔细体会故事的情节变化和内容。最后老师可以引领学生串联课文内容,对重点部分提出重点的讲解。通过这种引导模式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模块学习效果,而且长时间的锻炼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技能,达到有效的阅读教学成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中,阅读模块始终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老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从小就帮助其建立起阅读的热情,一方面可以完成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所以在面对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时,老师应该剖析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诉求,结合阅读的内容选择教学的方法,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朱昱蓉.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0(24):73-74.
[2]林国玺.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探[J].新教师,2020(0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