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5期   作者:赵选芳
[导读] 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赵选芳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   657000
        摘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也对培养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数学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美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亲手实验主动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通过日常训练磨炼意志,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对高中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只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联系,与自然、与社会也存在着广泛联系。高中数学教学的心理化,对于校园整体,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个体,可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数学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中数学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高中数学教学中面临的高中生心理问题有:一是在考试之前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焦虑、烦躁、畏惧等心理状态,影响在考试中的发挥与自身学习状态的保持;二是部分学生对于成功和失败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具有理解偏差,容易在某次考试失败后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影响高考成绩或个人发展;三是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个别高中生会出现心理失衡,或者表现在产生偏激的想法或观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作出错误决定抱憾终身。实际上,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高考压力大,高中生会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数学难度大,因为其特有的抽象性与复杂性,需要高中生来面对学业带来的压力。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环境的压力,这个时候面对多重压力,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对高中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产生一定影响,造成焦虑、厌学甚至偏激等心理问题。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必须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调整学生心态,恢复学生心理平衡,培养积极阳光的心理状态,为数学教学营造融洽的氛围。
        
        三、高中数学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策略
        (一)美学引导,融会贯通
        数学的对称之美、抽象之美、图形之美、简洁之美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体会到数学绚丽多彩、深邃含蓄又充满辩证理性的美学,产生愉悦的学习状态。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善于将教材中抽象简洁的数学之美铺陈开来,创造出直观的美学情景,使高中生领略到数学之美的独有风采,激发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高中生从紧张的备战情绪中抽离出来,从中体会到学习高中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不断引导、挖掘、创设数学之美场景,让学生学会鉴赏美、表达美。学科之间虽有划分,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数学与其他学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要注意展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融会贯通,用美学与结构化的眼光来看所学内容,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
        (二)亲手实验,主动探究
        数学不只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联系,数学与自然、与社会也存在着广泛联系。在平常的备课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亲手实验的机会与主动探究的空间,应带领学生从抽象中来到现实中去,倡导学生亲手实验、自主探究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方法将抽象的课本理论直观化、具体化,最好能让学生参与亲手实践,观察操作过程,以实验情景为抓手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从而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例如,在讲授椭圆的课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动手绘制椭圆形的环节,先使用自己的方式绘制,再运用课本上的方法绘制,才能亲身感受到画出一个优美的椭圆具有精确而简洁的方法,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带来的感官冲撞与成功喜悦,体会追求真理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集体温暖
        学会合作是高中生未来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促进健康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教学形式,为构筑理想的数学课堂起到了推动作用,已经成为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请小组长担任老师助手与学习表率,采用这种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学习形式,能促使学生学会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帮助学生保持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促使心理状态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使学生精神得到鼓舞,从内心深处认可集体,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四)磨炼意志,肯定鼓励
        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常常会在经受困难和战胜挫折中增强,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许多磨炼的机会常常被忽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合适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先经过独立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再帮助学生答疑,使他们体会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感,对其能力的提升提出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看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增强信心。如果学生在高中数学的日常学习或磨炼中遇到问题,出现无法克服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什么程度,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与情感在什么状态。只有了解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和鼓励每一位同学,才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指令式或灌输式语言,坚持使用鼓励式或商量式语言讲课,例如“我想做一点补充”、“如果这样是不是”等,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包括数学在内的各学科教师都应在重视自身教育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本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内容的融合。要在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是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美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亲手实验主动探究,二是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通过日常训练磨炼意志,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调整学生心态,恢复学生心理平衡,培养积极阳光的心理状态,为数学教学营造融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思考[J].才智,2020(06):191.
        [2]陈小雨.高中数学教学心理化的途径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03):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