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微作业”承继传统文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金婉贞
[导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设古诗文、对联、谚语、成语、歇后语、蒙学读物
        金婉贞
        浙江省临海市上盘镇中心校,浙江 临海 317015)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设古诗文、对联、谚语、成语、歇后语、蒙学读物、民风民俗等内容的,为传统文化添上浓墨的一笔。低年级的启蒙教学时段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感受文化的雄厚魅力至关重要。推行“微作业”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1.积累型“微作业”,让经典“咏”流传;2.实践型“微作业”,让经典“入”人心;3.交流型“微作业”,让经典“传”悠远,真正让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经典  微作业  
        小学语文教材从部编走向统编,意味着改革之路已走向成熟,广泛使用统编教材,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传统文化的承继不得不让语文的“语”性“文”味浓厚异常。作为站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我们,肩负着的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有着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责任。
         一、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
         1.解析——教材里的传统文化编排
        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中,以板块式的插入许多传统文化内容,下面就以一年级教材为例,解析传统文化内容的编排。一年级上下册共16个单元,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就有15个单元。如:在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在课文单元以“伙伴”“家人”主题文化;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等板块,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课文插图更是配以中国味十足的图片,让传统文化在每一个细微处呈现。
         2.梳理——教材里的传统文化内容
        统编教材里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汉字起源、姓氏文化、传统节日和美食、蒙学经典《笠翁对韵》《三字经》等,还有歇后语、谚语、谜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等。下面以第一学段的语文教材为例,作简要梳理:

        据上述表格,第一学段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占比极大,涵盖汉语言文字文化、古典文学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新时代的学子们务必“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如何把控课堂,实现这一重中之重的语文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那么课堂的知识体系学习以及课后的创新作业设计的有效结合,是否就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内容得以落实巩固呢?“微作业”的产生或许就能为传统文化教学添上绚丽之笔!
         二、倡导“微作业”,延伸传统文化教学
        “微作业”是指作业内容针对某一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题目设计简单精炼,学生能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微社交软件完成并实时提交,及时得到教师个性化反馈与评价的课外作业。它能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有效转变。
         1.积累型“微作业”,让经典“咏”流传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积累,那么我们在作业的创新上多布置些积累型的“微作业”是极为必要的。那么口头的朗读或背诵就可以通过微视频的积累方式展开,避免老套的流于形式,缺少监督检查。正如第一学段的教学,正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培养,可塑性强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熏陶,正是把握了教育的起始环节,掌握住核心和关键,让学生在适当的时节适时的吸收学习。如学习了《江南》《画》《静夜思》等古诗,教师就布置回家背诵这项作业时,通过“微作业”的模式,可以把背诵通过微社交软件进行实时提交,这样不仅老师可以参与到作业之中来,作出相应的反馈与指导,更是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获得指导,受益面更广。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背诵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诗词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2.实践型“微作业”,让经典“入”人心
        长期以来,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为人们所重视,不仅因为庆典仪式之隆重,更因为是人们集中寄予某种精神向往的特殊日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在庆祝节日之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探索之旅。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有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端午粽》,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粽子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孩子可能未曾思考过,也不曾尝试过包粽子。所以,教完《端午粽》这一课,可以布置实践型“微作业”——包粽子。趁着这个机会说一说你包粽子的经过,再把视频拍下来传到班级群。这样一来,探寻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慢慢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像这样的“微作业”,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提升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交流型“微作业”,让经典“传”悠远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微作业”是挖掘这一精神富矿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学生在学完后会说会演会查找更多的故事阅读。如统编教材二下的《大禹治水》一课,我们可以从故事中感受到大禹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要积极倡导、弘扬的。
        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那么语文创新作业的设计,微作业的来临又何尝不是为传统文化教学添砖加瓦。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中,从而自觉地接受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微时代下的“微作业”正好似一辆到站的列车,带着孩子们从课堂驶入生活,拥抱文化的精彩,感受文化的魅力,承继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黎卓彪.小学语文实践性微作业在传统节日中的运用初探[J].课外语文(初中).2018(15)
        [2]叶翠青.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微作业设计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01)
        [3]江海.基于QQ家校群的小学语文中年段“微作业”的实践探索[J].语文知识.20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