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王钦
[导读] 随着道德法治学科在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不断深入改革
        王钦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215100
        摘要:随着道德法治学科在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不断深入改革,现阶段教育行业和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同时陶行知教育家的教学理念也曾说过: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良好拓展,使其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够在此基础下得到良好的开发。因此,本文将从小学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影响生活化教学的因素以及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途径等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制;策略途径;
        在小学阶段建立道德法治课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小小年纪就能认识社会、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的三观价值可以在此基础下得到良好正确的塑造,从而让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可以得到良好有效的提升。由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需要利用合适且具有实际性的生活案例向学生展现社会的复杂性,促使学生从案例中能够明白其中蕴藏的道德知识,从而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部分教师长期受到以往呆滞死板的教学理念影响,在道德法治课堂一直沿用老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学习进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进而使道德法治生活教学也不能良好的开展,进一步的让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未能得到体现。
一、影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因素
1、以往“考试教育”的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在新阶段下的不断深入推进,道德法治课堂的教学理念也有了较大的改变,道德法治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需要利用合适且具有启蒙性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在道德法治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因为教师长期受到“考试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新阶段未能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来,进一步的导致新型教学理念无法得到良好的显现,从而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又因为部分教师长期以来沿用老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其能力发展也逐步地下降。
2、搜寻到的实际案例与道德知识无关
        在新课程改革阶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道德知识讲解时,只知道一味地搜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生活案例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讲述。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不死板单一,但是教师在选取的生活案例时未能考虑到案例是否与教材知识有关联,如果生活案例与教材知识没有关联,那么学生不仅不能从生活案例中准确寻找到有效的知识,还容易让学生对道德知识记忆混淆,更加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上升,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除此之外,部分教师还会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在课堂中引用一些舆论且影响较大的新闻素材,对素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未能良好分辨,以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学生实际道德行为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从“考试为主”的教育逐渐转变为“注重实践能力”的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是会因为自身的教学习惯设计理论教学,从而忽视对学生道德实际行为规范的管理,进而让一些顽皮的学生觉得教师只是纸上谈兵,从而使其在道德法治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进一步的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逐步降低。
4、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够有趣
        目前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会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课堂中进行运用时教师的教学方向没有一个良好的目标,进而让学生的学习乐趣不能充分的得到发挥,从而让教学模式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显现,使其道德法治知识不能得到全面掌握。


二、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意义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比较顽皮活泼,所以在课堂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行为习惯不规范等情况,让其无法准确的获取到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意义也未能得到充分的显现。而生活化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前提,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小认识到道德法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程度,让其学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道德法治课堂上,从而使其道德思维可以得到良好的激发,进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可以了解到什么行为是可以做的,什么行为是一个错误行为,是坚决不能做的,进一步地让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意义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途径
1、调整良好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认知想法得到正确的引导
        在以往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有关想法,使学生的想法未能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从而让学生无法将自己所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其对道德法治的认知未能得到正确地形成。由此,为了让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能够正确且有效地形成,那么首先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其次在课堂中应该根据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进行教学,促使学生的认知想法可以得到良好且正确的调整,进一步地让“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可以融入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以此实现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运用。
2、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可以充分的认识到社会中蕴藏的道德法治知识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好动,其好奇心也比较重,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根据此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际案例进行道德知识的讲解,进一步的将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出来,让学生可以从情和法的角度中学习到不同方面的道德知识,以此使其可以充分了解到社会生活的复杂,让其学习视野也可以在此基础下得到全面的拓展,进而良好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应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道德法治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结合,进一步地实现陶行知教学理念中的“教学做合一”,进而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为父母分担》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实际案例:小明父母是农民,某天,小明背着父母买了一个游戏机,但是用了之后又觉得不合适想扔掉,可是又觉得父母挣钱辛苦不舍得。针对这一案例,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应该效仿;其次,教师再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正负面,继而让其价值观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得到良好且正确的形成,促使学生在实际中遇到这种事情时学会为家长分担,让其能够学会利用道德法治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其道德思维品质可以得到良好的强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一日就可促成的,它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其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促使学生道德法治成绩可以得到良好的提升,进一步让其思想观念和道德思维得到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J]. 吴卫君.??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
[2]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 陶艳秋.??中国新通信.?2020(04)

[3]生活化教学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提高[J].张华.?教育评论.?2019(05)
[4]生活化素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误区及优化策略[J].王志强,姚志诚.?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2)
[5]增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刘刚.??学科教育.?200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