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熠茜
湖南西正司法鉴定所,湖南省株洲市412007
摘要:司法鉴定学科有较强的应用性,涉及到法学、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司法鉴定,指的是鉴定人借助科学技术或是专业知识来对诉讼问题加以鉴别、判断,同时出具相关的鉴定意见。因此,司法鉴定人员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学习与鉴定有关的诉讼法、法律与证据学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介绍了司法鉴定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剖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革和完善策略。
关键词:司法鉴定;实验教学;改革
1司法鉴定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特点
1.1司法鉴定实验教学的内容
司法鉴定学主要研究的是司法鉴定活动。从学科划分层面来分析,司法鉴定属于三级学科,它主要包括法医学类、物证技术类、声像资料类、环境损害类。这四大类包含的专业知识各不相同,因此设立了多个实验室。从传统教学来看,司法鉴定实验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物证技术类。主要用于比对工具痕迹或指纹、检验弹道和文件、提取足迹或捺印,也可用于鉴定印章印文、笔迹等;
(2)法医类。用于检验血型和法医损伤,或提取法医物证,还可用于分析法医病理和DNA测序,或用于查明死因等;
(3)声像资料类。用于分析网络病毒、提取数码指纹,或用于监听网络以及网络取证等;
2司法鉴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司法鉴定实验教学内容分散
司法鉴定实验教学在相应课程中比较分散,没有建立独立的机制。与司法鉴定理论教学相比,它不具备独立的地位。通常,司法鉴定实验教学从属于相关学科,主要起辅助理论教学作用。一般来说,物证技术学课程主要涉及指纹比对、检验弹道或印章印文等实验内容。如果忽视指导书或实验教材的建设,学生很难自觉地进行课后复习巩固,也无法完成实验项目的自行设计。
2.2实验室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现阶段,部分司法鉴定机构虽已开设法学综合实验中心,但是并没有与相关学院共同建设司法鉴定实验室。建设司法鉴定实验室的经费,包括建设相应的管理队伍以及独立实验课程的开设,目前都缺乏制度设置。
2.3实验室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没有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经验。事实上,司法鉴定实验室经常会遇到文科实验室建设方面的问题,比如没有对所购买的设备进行充分的论证,导致一些贵重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经常出现资产闲置现象,使其作用得不到发挥。
(2)实验室利用率比较低,实验教学管理无法顺畅地运行。现有实验室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实验室开放主要用于培养创新人才,使实验资源达到更高的利用率。课程实验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应保证实验室得到最大化利用,面向全体师生。但是,目前的开放程度并不是很高。
3司法鉴定实验教学改革与完善的路径
3.1完善实验室建设规划
高等教育开始朝着综合应用方向发展,注重文理的交叉与渗透,改革与创新是高等教育当前最注重的问题。实验室的规划与制定应充分体现务实性和前瞻性,充分尊重每个实验教师、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同时也要听取实验管理人员的意见。发展规划实验室应侧重以下内容:指导思想、资金安排,包括建设目标、路径、内容以及进度等。根据学科建设实际和学校的专业,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学生人数,分析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包括实验类型等,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规模进行充分论证。
3.2实验教材建设
实验项目、内容以及教材应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或教学大纲过程中,应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对教学内容实施改革,统筹考虑司法鉴定实验教学。同时,司法鉴定教学应明确实验目标、教学时长,确保实验学时占据课程总学时合理的比例。根据实验教学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系统性地撰写实验教材,将其打造成特色实验教学,使组成的实验课程与司法鉴定理论课程平行,这样司法鉴定实验教学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根据当前的课程安排来看,有些课程每次超过数百名学生,而配备的仅只有为数不多实验指导员。如果任课教师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样增加了其工作量,然而薪酬并未增加。因此,有些教师只能缩减实验课程,在教室内进行简单的实验,这就使得实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与实验操作制度相违背。由此可见,司法鉴定实验应合理安排课程,同时满足教师的薪酬要求。只有这样,实验教师才能提高积极性,同时实验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3.3促进实验室开放
(1)制订制度,确保实验得以有序进行。结合实验室的需要完成实验室手册的编订,针对实验室、实验设备制定相应的使用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其自行设计相应的实验项目。实验开展之前,重点培训设备的使用操作,尤其对于那些贵重、精密、大型的仪器设备,更要注重操作的培训,防止误操作损坏设备。同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2)组建“实验兴趣小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实验兴趣小组,常见的有网络取证、物证技术等兴趣小组。每个小组都可设立相应的组织章程,针对每个学期制定实验活动计划,同时建立活动日志。开展这样的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实验室开放得以扩大。
3.4实施科学技术促进“学习”,提高识别能力,帮助实践教学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成就促进了法制建设和法律工作者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司法鉴定技术领域也是如此。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给司法思想带来了启示。专业、科学的精密仪器和鉴定方法,为司法工作提供更精确、准确、细致的数据分析。司法鉴定技术使法律内容的实际应用更加科学。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将其应用于刑事侦查活动和具体司法实践,弥补了原有司法手段与现代鉴定要求不相称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办案质量,极大地促进了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司法鉴定的科学运用可以尽早预测案件的适用情况,避免盲目调查或盲目判断,从而提高司法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司法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利用人力物力。
司法鉴定实践教学课程的科学化应体现在:
1.顺应鉴定实践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能够激发师生从多个角度改进实验操作、应用实验原理的课程设计建议,为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实践提供研究成果成熟的实验方法和手段。2.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和教学效益、实际效益等因素,投入实用性强、适合教学实践双向应用的各种高科技仪器、设备、试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会导致法律工作者的思想创新。从完全依靠证据表示到依靠科学的鉴定手段建立事实与证据的内在联系,司法工作者将会非常重视证据。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司法程序,从源头上消除损害证据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行为,维护程序和实体的双重正义。以真实、合法、科学、严谨为基准,推动司法工作持续高效发展的基础地位不容低估,其快速发展的快速势头也在不断夯实我国法制建设的基础。司法科学技术将在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社会经济从未停止发展的步伐,司法实践要求更多的司法鉴定人才,同时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因此司法鉴定人才既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只有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成立实验队伍、加快建设实验教材、方法,才能使培养出来的综合法学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如超.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逻辑[J].法学研究,2016,38(01):187-208.
[2] 郭华.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创新思路[J].中国司法鉴定,2015(04):24-31.
[3]霍宪丹.建立中国司法鉴定行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思考[J].证据科学,2013 (5).
[4]何赛强.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法制与经济,2015 (6).
[5]崔丽.公安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之探索[J].辽宁警专学报,201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