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曹新华
[导读]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是信息时代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曹新华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是信息时代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乘务言语与沟通”课程为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从“能力本位”转为“素养本位”,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走向自主探究,从机械的业务操练走向真实的情境体验,同时应重视生活实践经验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迁移。利用职业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语用情境,指导学生使用更多元的视角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发展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言语沟通;航空乘务;职业教育
         
        空中乘务员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行业,其言语与沟通的综合素养不仅能显示其业务技能的娴熟,更是增进交流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乘务言语与沟通”是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乘务系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主要内容为机上言语沟通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倾听、沟通等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对机上服务的言语进行调节与控制,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进行客舱服务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一、提高高职乘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作用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行业飞速发展,乘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乘务行业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的不错选择。乘务行业各个岗位不仅强调人才的专业技能,同时对相关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有效地提高高职乘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能够使他们在竞争乘务行业岗位时更具优势,更能满足相关岗位的人才选择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就业率。随着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提升,高职乘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随之提升,从而确保其全面发展,最终提高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此外,提高高职乘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符合我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当前高职航空乘务专业言语沟通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对象习惯于网络交流,缺乏具体多元的社会交往经验
         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所要面对的是与不同年龄、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国籍的人的交往。除了能够顺利表达出对于他人的关怀与热忱,更要学会在客舱中体察人心、善解人意,在第一时间感知、判断、理解他人的需求。能够做到“心中有他人”是学生发展适宜职业需求的基本素养,也是建构与社会不同人群交往能力的关键所在。反观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日常缺乏优质语言的输入,他们与人交往时的用语过于直白和口语化;由于习惯于屏幕交流,他们很难读懂他人言语之外的社交提示;由于缺乏对于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导致他们的部分沟通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加上普遍为独生子女的特殊社会背景,导致他们自我中心化,在人际交往中较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与想法,倾向于单向度地思考问题;等等。
         (二)教学内容注重单向输出的语言能力,忽视多向度的沟通能力培育
         当前的“乘务言语与沟通”课程以单向输出的语言规范化练习为主,乘务规范用语如敬语、服务用语等是言语沟通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然而机上沟通情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缩影。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单向度的规范服务用语已不能有效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偏重记忆规范用语和基本的发音、描述等单向语言能力的训练,使得课程的育人价值难以体现,学生在机械记忆的过程中无法展现其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生在面临沟通不畅的问题情境时,如一味地使用“对不起”“请您稍等”等话语或“答问闪避”等机械化的策略进行应对,将会导致其缺乏对于负面情绪的敏感捕捉和思考,以及对于负性社会事件的有效处理和积极应对。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学习和发展出足够有效的社会交互策略去应对沟通障碍情境,而只是以单一取向的“致歉”应答作为统一回复。在踏入实习岗位之后,面临复杂多变的沟通情境,他们无法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采取合适的语言与社会认知策略来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如何通过言语沟通课程使学生学会“感受他人的感受”,从而理解他人并因地制宜地与人进行沟通和交往,应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职航空乘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定位就业岗位群、就业群
        如果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就必然要考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岗位、就业等问题,首先对于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要实现精准的定位,可以通过与铁路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制定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优化专业的建设,从而让课程更符合针对性能力的提升。对于岗位群、就业群的构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此可以考虑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法等,搜集当前乘务人员就业目标、就业意向等,同时也可以考虑学校之间的合作研究等渠道,总之,要多放考察、研究,从而来定位乘务人员的岗位能力和就业能力定位,从而实现岗位培养的匹配性。
         (四)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职业能力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素养、职业资格等,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扎实性,同时也要考虑实践中服务能力的水平提升,多召开相关的研讨会,从而制定高效的课程内容、实践内容等,确保课程实用价值的凸显,助力培养职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性乘务人员,以优质的培养方案确保人才输出。
         (五)构建专业的实训基地
        既然是中职教育,理论结合实践的要求就会更高,因此可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如何建立实用性、专业性的实训基地,从而助力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动手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经济基础和周边有利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与其他企业相结合的。同时在基地中配备科学足量的软硬件设备,增强师资力量,从中还可以引入一些专家建议等,总之就是要确保实训基地作用的发挥。
         (六)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语言情境创设,活用所学
         “乘务言语与沟通”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平台,而要真正实现“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更应将“真实的社会情境”作为课程开展的主心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丰富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实施专业教学。除了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更接近于真实生活的教学环境。本校航空乘务专业培养的是在民航客机机舱内进行旅客服务与应急保障的专业人员。职业教育依托于一定的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课程是为具体的职业岗位而开设的,在实训条件上拥有丰富的客舱训练设备与设施(如A320动态模拟舱)。该实训设备为真实飞机改造而成,可以模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如机场推出、滑行、起飞、着陆等),学生得以在真实的客舱环境下还原情境中的沟通与互动,这些设施设备为教师创设有意义的言语情境提供了环境上的支持。
         对高职乘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丰富自身的理论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各种形式丰富教学实践活动等措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岳,蓝梅.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研究[J].科技视界,2019(4):167-168.
        [2]张莉,张欣,王文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5):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