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阿力亚·阿不拉江
[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阿力亚·阿不拉江
        库车市第四中学  842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育行业也进一步提升了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养力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课程改革工作逐渐深入,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成为了高中教学工作中的必修学科。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革新教育理念,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下 有效开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尤为重要,能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从多方面介绍信息技术给社会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发展。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内容单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级中学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加以调整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和调整,与时代相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要求。不仅如此,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利用课本向学生灌输相应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如此则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工作乏味无趣。另外,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广大教育人员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但就当前而言,教学内容陈旧,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会导致教育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散且不成体系,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就容易偏离方向,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育教学设备的陈旧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设备的老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由于设备的老化,对于最新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无法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新课标下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
        (一)选取生活素材,提高学习兴趣
        正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所言,教育要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使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不脱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上课时,教师根据教材结合实际生活,用生活化的导入做到激发学生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索。在这样的课堂理念下,学生充分理解了生活与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联系,因此也从心理上更加愿意去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他们肯学了,学习的动力有了,教学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例如,在教授如何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时,笔者先为学生呈现出上学期期末考试班级中学生的分数(已经将学生名字去掉,用字母代替),同时向学生呈现如何计算班级的平均分、最高分、中位数以及各个分数段学生人数的分布图。

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教师的讲解与操作。在充分的理解之后,教师给了学生一张本学期的学生成绩单,要求学生按照刚刚学的操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关注了自己的发展,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通过结合生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学生体会到了课程带来的便捷与快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课堂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了,对课程和教师的信任度也提高了。这正是生活教学法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带来的优势。
        (二)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逐渐深化,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工作也随之开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革新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上,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与此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有效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现代化人才。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对操作系统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做到应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广大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教学学习效率
        在高中的信息教学课程中,多数学生在课堂中不重视信息课程。由于信息课程不纳入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因此学生认为信息课程不重要,导致他们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课程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学生在信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当信息课程学习中的主人。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键盘操作这一章节时,首先需要从键盘起源和发展历史进行讲解,来激发学生在操作键盘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给学生讲解键盘的分区操作知识,让学生了解键盘中主键盘的主要功能、数字键盘及各种符号键盘的操作。这样,在学生了解键盘的基本操作功能后,教师便需要向学生教学一些按键指法,并让学生进行盲打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普及一些快捷键的操作,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主动探究一些键盘快速切换手法,让学生通过书本中的内容去尝试使用键盘关闭文档、切换行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在打字教学中发现学生疲于学习,那么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打字游戏或是打字比赛,让学生组队参加看谁打字打得快,打得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键盘操作的兴趣,加快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效率。
        (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加强知识点理解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学生、教师只能待在家中,不能够进行直接的学校教学。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网络教学成为一种高效、实用的方式。它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覆盖面广,教学难度适中,能够使得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微课的录课在呈现上可以重复观看,在直播期间可以实时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在线解答,可以说是最大限度上还原了真实的课堂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此外,从微课课程的设计上,它短小精悍,选取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简洁高效、有针对性地击破重难点。例如在进行Word页面的排版设计教学时,学生有许多困惑。教师此时可以进行录课并上传到相应的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解答,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简而言之,整体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崔莉霞.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16-17.
[2]郭绍海.浅析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J].科幻画报,2020(08):225.
[3]杨清平.课改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对策探究[J].数码世界,2020(06):144.
[4]刘慧明.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62.
[5]黄瑞环.有关新课标新教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J].侨园,2020(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