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5期   作者:陈逢葵
[导读]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实践中,历史往往被视为副科,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陈逢葵
        湖南省澧县澧州实验学校 415500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教学实践中,历史往往被视为副科,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以往的观念,采取更加高效的历史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本文从几个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广大同仁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历史都是极为重视的。历史知识,承载着人类的发展足迹,其中有着大量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于历史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储备丰厚的精神食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进而指导他们少走弯路,实现人生价值。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自主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汲取其中的营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方法传统
        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大影响,如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方法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积极做出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会比较高,能够较好地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反之,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落后,教学思想十年如一日,则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结合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其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有工作都是围绕这方面开展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长期忽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缺乏自主意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缺乏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事情,在教学知识时,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努力,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十分理想。初中历史是基础性课程,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比较传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始终难以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同时,历史所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学习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许多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等,虽然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事件与他们的生活联系不大,因此,学生难以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学习兴趣比较低。


        二、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课堂采用研究性学习,突出学习重难点
        教师要学会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重点突出。如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单纯地激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探究欲望远远不够,还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动力,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平台,并针对学生的发言和展示进行鼓励或者补充说明。教师不能吝啬课堂中的学习时间,通过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可以增加学生对其历史相关内容的兴趣,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
        (二)推动理解历史史料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
        历史课在初中的课程表所占比例不多,但是初中需要学习掌握6本历史教材,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这样便会导致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忽略了对学生的解答,课堂多以授课为主,不能为学生扩展教材以外的历史知识。这样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针对这一缺陷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哪里出现缺口就需要在哪里进行填补。既然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科目时缺少课本内容以外的延伸,教师就需要多为学生补充这些知识,铺垫新授课的知识背景,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由于初中历史课程大多讲述的是中国和世界的著名历史人物、推动时代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文物古迹,所以,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由于不能高度集中精力,对老师讲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的吸收。对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学会利用问题来给学生进行引导,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也不同。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代表学生问出的问题越刁钻越难就代表掌握的程度越好,反而越常识性的问题越有利于初中学生反复记忆知识点。教师应当强调问题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史实背后包含的深层含义。
        初中历史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历史,不仅代表着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教会学生尊重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初中历史教师应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起职业自豪感,探索更加高效的历史教学策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三保.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教改新视野[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
        [2] 杭建华.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J/OL].学周刊,2018(30):61-62[2019-04-19].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36.
        [3] 王月芬. 注重课堂教学细节 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4(3):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