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5期   作者:池大军
[导读] 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历史兴趣,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池大军
        湖南省澧县澧州实验学校 415500
        摘 要: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历史兴趣,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摒弃单一、传统的教学理念,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广泛运用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不再以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而是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已经被灵活地运用到了教学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历史是一门人文类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初中历史课堂的需求,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历史知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课堂,教师必须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历史兴趣,保证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尤其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历史知识来说,如果单纯地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去理解,不但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还会大大降低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则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二)有助于重难点知识教学
        历史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好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于此,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对重难点部分的歷史知识进行讲解,不仅能降低知识的难度,还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让教学目标最终能达成。
        (三)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多被动,这样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通过有声有色的方式将课本上不动的文字内容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触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有利于实现历史素养的提升。
二、 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妙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比单纯地说教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妙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的兴趣非常有成效。

因为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图片很难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通过信息技术则可将历史知识以生动图像或视频的方式拉近学生与历史间的距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执教《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时,笔者就在课堂上引入了信息技术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屏幕向学生展示了春秋时期的相关资料,如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以及春秋争霸形势图,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和影响,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春秋时期的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印象,同时让学生根据视频畅所欲言,谈感想,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更好地探索历史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乐学情境
        生动、形象、直观是信息技术的特征,可将已经过去的历史面貌以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可让学生对抽象的历史事件有更深刻地认识,从中感悟历史事件,升华自身的情感。为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历史资料的影片,还原历史的本真,带学生走进真实的历史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和学习思维,让学生在有声有像的情境中乐于学习和主动探索历史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的鲜活性、历史的斑驳有更深刻地感悟。            例如,在讲《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课内容时,为构建乐学情境,笔者就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戚继光抗倭的相关视频,以创设多媒体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重温这段历史,使学生对当时历史事件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引发学生对倭寇的恶劣行为有深入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通过有声的方式让学生对戚继光伟大的英雄事迹有更具体的认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加深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众所周知,历史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只是凭借教师口述历史内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肯定不会很全面,则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信息化视野下,教师可以收集到资源丰富的有关资料,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历史的思路,还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时,要尽可能简要地贴近教学实际,以避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方法,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优势,注意到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借助时事热点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理解能力,引用历史观念锻炼学生历史思维,在微课教学中深化学生学习印象,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屈钊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9(31):67-68.
        [2]林婷.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当中的有效运用[C].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