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李波
[导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学时代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李波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一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学时代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中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师德引领功效,通过读写结合和课内外实践活动,将“立德树人”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语文;师德引领;读写结合;实践活动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分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把“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中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一、发挥教师德育引领功效
        教师是与学生接触较多的群体之一,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往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自身德育价值,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上的积极作用。
        首先,强化师德素养。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着力于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更是教师职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学语文教师要强化师德素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为言行准则,加强自律,加强学习,以良好的 道德素养彰显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操,从而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其次,提升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的精神品质之一,教师的敬业精神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状态,从侧面折射出教师的生活态度。因此,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品质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语文教师要坚守教育事业净土,经受住外界的诱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用自身敬业精神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
        二、在读写结合中渗透德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我们的语文教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库。许多文质皆美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陈情表》能让学生感受亲情孝情的人间至爱,《将进酒》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纪念刘和珍君》宣扬的是热血青年的正义感、 责任感和反抗精神,《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能引起学生对生命和生活的哲学思考。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用这些文章培养中学生高尚的情操,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如果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个思想道德输入的过程,那么在写作教学中融合德育则是学生德育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作文教学,有意识地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写作过程中。
        中学生写作文时,普遍会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

尤其是在写议论文需要举事例时,他们要么举一些诸如“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考试时”“我的同学说”“我的家人说”之类没有说服力的凡人小事,要么举一些诸如“爱迪生发明灯泡,诺贝尔制造炸药,牛顿头上砸了个苹果,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没做好”之类的历届学生早就用滥的陈旧的名人事例。能不能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和学生一起把教材中的课文改造成作文素材,让他们根据作文立意需要举例时“信手拈来”,用上这些熟悉又“新鲜”的例子,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呢?
        经过努力,我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共同完成了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课文变作文素材”整理工作。以必修一课本为例,我们把教材分为“文言文部分”和“现代文部分”,做了以下处理:
        文言文如《烛之武退秦师》。素材提炼: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角度点拨:此材料适用于爱国、发现人才、口才与成功、义与利、匹夫有责、知错能改、选择、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话题和材料作文。
        现代文如《沁园春·长沙》。素材提炼:在我的心中,有一座山。这座山离我很远,却也离我很近;这座山很雄伟,也很高大。这座山,就是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美好的山河,那荡漾着万千柔情、凝聚着悠悠历史的壮丽山河,激起了一个32岁青年的雄心壮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鸿鹄之志,在顷刻间绽放;伟大抱负,注定了他将书写辉煌灿烂的明天。他淡淡地敲醒了我沉睡中的野心与意志,他告诉我,“敢叫日月换新天”才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的真本色。
        角度点拨:此材料适用于自信、责任、理想、奋斗、以天下为己任等话题和材料作文。
        三、借助课内外活动渗透德育
        常言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于“立德树人”,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内化于心”,那么,实践活动完成的就是“外化于形”的任务。实践是强化体验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的德育渗透,使“立德树人”融于实践。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应该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德育熏陶。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也是学生践行德育、进行德育沉浸式体验迁移的一个重要过程。语文教师应积极和学校党政办、教务处、思政科、团委等科室联系,主动出谋划策筹划各种“主题式”实践活动,如“环保主题”“感恩主题”“劳动主题”“爱国主题”“理想信念主题”“责任担当主题”“网络安全主题”“防灾避险主题”“自救自护主题”“文明创建主题”“民族团结主题”“疫情防控主题”“党史教育主题”“经典诵读主题”“传承国粹主题”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提升,巩固“立德树人”的效果。
        总之,“立德树入”是语文教学的自我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将“立德树人”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也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2020修订)》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Y039)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