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芝
(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贾寨小学 235300 )
摘要:电化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最优化。我校去年班班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终于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教育教学装备的现代化。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受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使课堂充满情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 情趣 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最优化。我校去年班班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终于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教育教学装备的现代化。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受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使课堂充满情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语文?那就要尽量把课上得富有情趣。所谓情趣就是情感和兴趣。它是学生自学乐学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我们只有在儿童的视野下开展语文教学,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下面就以我教《乌鸦喝水》为例说一说我的做法。
《乌鸦喝水》是一篇小学一年级看图学文的课文,内容是一只乌鸦口渴了想喝水,可是瓶子里水少却喝不着,最后乌鸦想办法喝着水的故事。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运用电教手段进行的:
一、用多媒体动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起着十分具体的作用。导入环节,虽然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多,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堂课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一开头便要醒目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如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儿便要定好基调┉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不论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都是大有好处的,往往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一开始我就打开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一只乌鸦,一边飞一边大叫:“呱呱呱,渴死了,哪里有水啊?”┉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被银幕上的画面——一只乌黑的鸟所吸引,迅速地把目光投向银幕,注意力很快的被集中起来,于是我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什么鸟?你能说说它的外形和生活在哪里吗?引出课题,交代学习任务。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乐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我就让孩子们往下看动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动画里面的主角是谁?在干什么?听(看)后我就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视听效果。如:1、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2、乌鸦喝不着水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这样,利用动画和音频,就把课本上干巴巴的句子一下子变成了生动形象的视听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动画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多媒体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巨大优势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它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形象,化概括为生动具体;它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动人的画面,使平面的、静态的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故可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为此,我是这样做的:在分析课文时,我根据乌鸦要想出办法才能喝到水这一重点和怎样才能喝到水的难点采取了:
1、播放动画,让学生边看屏幕上的画面,边回答: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样子是怎样的?并找出喝不着水的原因:a、瓶高;b、口小;c、水不多。
2、边看动画片边分析:
(1)、如果瓶矮,尽管口小水不多,乌鸦仍可喝到水。屏幕上出现矮瓶乌鸦能喝到水的画面。
(2)、如果瓶口大,尽管瓶高水不多,乌鸦也可以喝到水。屏幕上出现高瓶口大乌鸦连头伸到瓶底的场景。
(3)、如果水多,尽管瓶高口小乌鸦仍可喝到水。银幕上出现瓶高口小水多的画面。
根据分析三个可知条件,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下面请同学们看乌鸦想出一个什么办法,改变了哪个条件,喝到了水呢?
3、屏幕上出现乌鸦往瓶里衔石子的画面及水位升高的图像,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得出乌鸦遇事能动脑筋想办法喝着水的结论。
当孩子处于自然状态,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学习的时候,他的思想非常放松,思维会很活跃,语言会很流畅。怎样营造这种氛围呢?游戏是最好的载体。将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玩中学,学中玩”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多少人不爱看超级大赢家?其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便是那轻松活泼的游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多少孩子不爱做游戏?语文教学有语文的特点,谜语、儿歌、实物演示、课本剧、朗读识字比赛等都更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为此我又增加了下面的一个步骤;
4、实物演示。为什么瓶里放上石子乌鸦就能喝到水呢?乌鸦是改变了上面哪个条件?(请一名学生戴上乌鸦的头饰,在一高瓶中慢慢放石子,让其他学生看清水位的变化及水上升的速度)。让学生总结出往瓶里衔石子,等于把原来的高瓶子变成厚底的矮瓶子,从而喝到水。
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放完整的课文音视频,指导朗读,巩固学生的理解程度。
在分析课文,学生对故事也完全了解后,我便不失时机地播放完整的课文音视频,让学生看看图画,听录音并仿读。在听或读时,脑海里浮现画面,教师要及时加以揭示,语气要蕴含感情:如“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太小,里面的水不多,他喝不着”,要读出懊丧的语气。“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啦”,要读出喜悦的语气等。在听,读中使学生进入情景,仿佛看到了那只乌鸦的喜悦和焦急,从而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从中使学生懂得“遇到困难,只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一、生动的视听形象是低年级小学生最乐意接受的。
生动的视听形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快的心理体验中学习,愉快的思考,愉快地获取知识,学生乐学,乐中悟道。
二、形象的视听手段,突破难点能化难为易。
电化教学的功能就在于它能方便地把抽象问题变成形象思维。化疑难为容易。就讲授本课而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突破,其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形象的视听手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方式。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利用电教手段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训练学生开阔视野,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从检查本课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表情地朗读或复述课文诸方面,成绩都好于以往。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在儿童视野下开展,要从关心老师的教学内容转到关心儿童的心理需要;从关心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到关心学生的学法,从而营造出富有情趣的课堂,以生为本,焕发课堂的生命力。而电化教学富含视听形象,一旦运用了电教手段,挖掘出它的形象潜能,不但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方便地把许多抽象问题变成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上,无论是讲读课文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是在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读、说、写的能力,都能化难为易,让学生的学习情趣飞扬。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情趣课堂》李亚玲编著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