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孙裕玲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写”和“读”,前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后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孙裕玲
         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第一初级中学 536015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写”和“读”,前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后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的结合体,读与写在良性互动的前提下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即,读写结合模式。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模式为主要思考对象,阐述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结合模式;读写结合;小学三年级
        引言
        读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读,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促进学生字词发音、字词记忆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写,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促进学生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和行文构思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读与写缺一不可。所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并兼具两者优点的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就应运而生,这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模式,讲究“以读带写”,让学生先去读,从课文中得到启发,再推行“写”的策略,由此来实现读与写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发展。
        一、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区别于一二年级,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删去了单独的识字单元并开设较为标准化的写作训练。也就是说,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告别了最基础的识字阶段,开始登堂入室,正式迈入学习语文的新天地。而在这个过程中,读和写缺一不可,前者可以巩固学生的识字基础,让学生自发的拓展字词积累,后者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妥善运用自己所积累的字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发挥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作用,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大力推广[1]。当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的读写结合模式还应该要以“以读带写”的形式为主,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形式不好,而是说,这个模式最适合小学语文的教育,更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功底。
        例如,在教授《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通过以读带写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读写结合模式的好处,从而促进读写结合模式在学生中的推行。例如,在古诗《望天门山》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读的同时,去领悟作者所写的景物,并通过文字写作叙述出来。如此一来,教学就能从以教师讲解为主变成了以学生体会感悟为主,即能让学生在读与写中得到锻炼,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再比如,在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自己觉得美的词句,借此来培养学生积累词句的习惯,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一个能模仿和借鉴的对象,一点点的培养学生的写作风格。这些都是“以读带写”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的运用。长此以往,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必将焕然一新,迎来一个良好的未来。


        二、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先读后写
        所谓的先读后写,就是让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再让学生去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第一就是在学生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之前,教师便已经带领学生通读过全文,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开始有自己的思考方向[2]。其次就是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做出引导和要求,让学生能够把目光聚集在课文的主干上,而不是去纠结一些旁枝末节。
        例如,在教师在教授《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一单元时,就可以在学生间推行“先读后写”的教学模式,推进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功底。例如,在课文《孔子拜师》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能够了解文章中所讲述的故事。然后,教师便可以借题发挥,让学生写下对孔子拜师的理解,通过课堂随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所思考,有所启发,还可以通过随笔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例如,在课文《赵州桥》中,在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提炼文章中对赵州桥形态外貌的描述,并通过小短文复述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赵州桥的了解。这样一来,即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读与写的良好互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何乐不为呢?
        (二)读写共生
        所谓的读写共生就是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撰写自身的感受。这一方法却别于“先读后写”,而是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自身的感受,记录自己在阅读全文时所留意的片段和词句,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3]。除此之外,“读写共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做到文思敏捷、倚马可待。
        例如,在教授《心中的秋天》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感悟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的同时描绘自己内心的秋天,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秋天与课文中的秋天相对比。比如,在教授课文《秋天的雨》的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的雨来临时是如何度过的,与作者有何不同?并鼓励学生将此时的所思所想写下,培养学生随笔的习惯。除此之外,在教授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在秋天时的感受,再对比诗人的感受,来加深学生对这首诗、对秋天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有初步的思考能力。
        结束语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的思考。在小学三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模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模式通过“读”与“写”的良好互动,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了思考,从而使教学从教师的角度切换到了学生的角度。因此,希望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重视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潘秋.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9):31-32.
        [2]赵敏.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21(04):30+38.
        [3]杜晋萱.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课外语文,2021(09):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