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陈火华
[导读] 教师在渗透幼儿德育时,应考虑到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再考虑幼儿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使德育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陈火华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中心幼儿园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教师在渗透幼儿德育时,应考虑到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再考虑幼儿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使德育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当前幼儿教育观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德育渗透上进行一些创新和优化,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教师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也要注重与孩子家长的双向沟通,进一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促进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德育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对其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也就说明将品德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是一种尤为重要的途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抓住幼儿的身心特征,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的生活、学习、游戏、劳动和娱乐等方方面面,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德育现状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其人格尚不完善,正处在体能、智能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时候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德育。幼儿阶段的孩子往往很多时候行动不会受到自主意识的控制,对于农村地区的幼儿来说,德育可以使幼儿从根本上意识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也充分证实了对幼儿进行德育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学家调查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的德育培养都应该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其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学习能力。
        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很大一部分幼儿的行为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这与教师应用的德育方式不恰当有直接关系,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应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养成更加规范化的行为习惯,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落实应用的时候往往较为枯燥,很难提起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今后在展开农村幼儿德育的时候,应该进一步提升教育方式的创新力度。
        二、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策略探析
        (一)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渗入德育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其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与其没有形成完善的主观意识有直接关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工作中的核心目标。在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强化的时候,应该注意现阶段幼儿在生活中以及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同时还要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心理状态,从日常生活中渗入德育理念,从而实现对幼儿德育方法的不断创新。例如,在幼儿园中,有很多小朋友存在乱扔垃圾以及废纸的习惯,教师看见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有一次,在幼儿园组织户外活动的时候,确定了活动主题——组织小朋友到公园捡垃圾。一开始小朋友听到要展开户外活动的时候都非常兴奋,争先恐后地到操场上集合,很配合教师的安排,很快就完成了站队,整整齐齐地向公园出发了,到了公园之后,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捡垃圾,教师将三个小朋友分为一组,两个小朋友负责捡垃圾,另一个小朋友负责拿垃圾袋,这种配合方式可以使小朋友的团结互助意识得到培养。


        刚开始捡垃圾的时候小朋友都还很积极,可是20分钟过去之后,很多小朋友就开始抱怨:“公园里哪来这么多的垃圾啊?这要捡到什么时候?”这时候教师问小朋友:“公园里有垃圾是不是就不美了呀?是什么人扔的这些垃圾呢?”有的小朋友回答:“是不同的人扔的,并不是一个人在扔,所以垃圾才这么多。”还有的小朋友说:“公园里有垃圾之后,严重影响了花草树木的美观性。”教师问:“如果垃圾扔到了湖水里呢?”一个小朋友回答:“会对湖水产生污染,让湖水不再清洁。”教师接着问:“如果我们教室里的垃圾多了呢?教室的环境会受到污染吗?教室的美观性会受到影响吗?”这时候幼儿便会意识到在教室扔垃圾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会对教室的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通过不同的节日活动来开展德育教育
        例如,在妇女节的前后几天,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开展爱妈妈的教育活动。节日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去了解这个节日的名称和具体日期,并且让幼儿去帮助妈妈、奶奶做家务,使幼儿切身体会到她们的辛苦,从而真切地产生对妈妈、奶奶的尊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将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在不同的娱乐活动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幼儿对表演的兴趣总是高涨的,所以通过娱乐活动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是有积极作用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娱乐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例如,在进行“丢手绢”的游戏时,教师除组织幼儿参加游戏互动之外,还应找到游戏与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开展德育工作,如强调游戏中的纪律,尊重被“抓”的幼儿表演节目的成果。游戏活动的开展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因而教师必须时刻保持高涨的热情,以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三)在培养幼儿兴趣的过程中渗入德育
        对于幼儿阶段的德育来说,教师应该注意对教育方法进行有效掌握,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幼儿的德育意识,同时也使幼儿的行为更具规范性。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往往天性好动,并且表现欲望很强,教师应该对幼儿这一特点进行准确把握。一般来说,幼儿阶段的孩子都很贪玩,这也是小朋友的天性,不必对其进行过分约束,同时,小朋友往往对游戏有较为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德育深入小朋友的日常游戏中,从而使其提升对德育知识的兴趣。想要实现德育与小朋友游戏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多设计一些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开教学,更容易让小朋友接受德育知识内容,同时也能使幼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三、结语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感情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的理念可以为幼儿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考虑如何对幼儿渗透德育理念,那么怎样才能使德育渗透教学达到理想效果呢?首先要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然后对德育理念进行针对性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邱静萍.幼儿生活当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