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巩琴怀
[导读] 中国重视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新时期赋予小学数学教学新的意义
        巩琴怀
        甘肃天水甘谷县安源镇安远小学 741299
        摘要:中国重视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新时期赋予小学数学教学新的意义。广大教师应敢于创新、重视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解题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数学属于比较偏难得分的一门学科,归其原因,无非是没有掌握到数学学科的学习技巧,没有从根本上领悟到课本的核心,仅仅读、背知识点和记公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想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以后面对难题时自己解决。
一、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实践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素养,让学生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基础,促使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有效运用数学知识。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正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更专注更高效。与此同时,在安排解决问题的课程时,教师还可以融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能力,还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全面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堂中学生发现问题机会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容易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数学教学课堂中容易主导课堂,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将问题已经解决好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较弱,部分教师也会在课堂中主动提出问题,但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较弱,容易对老师的教学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
        2.2教师缺乏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方面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小学生普遍缺乏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小学教师将教学精力集中在对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上,对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部分教师存在忽视现象。因为教师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只要培养了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就能熟练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正是在这种错误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3.1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加强专业教学能力
        要改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效果不足的弊端,就需要教师切实加强对自我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自身对于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相关理论,积极与其他教师展开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具体看法,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加有趣,让学生回归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找出问题,提高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是近几年产生的新型、高效的学习方式,其为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这种特殊方式不断地寻找、发现问题并与他人进行问题交流,使交流双方都能够开阔自己的知识层面。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且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主动发表自己意见的好习惯,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
        3.3指导解题技巧,培养解题好习惯
        想要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其掌握解题技巧,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解题之时仔细审题,并且将题目中的关键已知条件重点标注出来,为寻找解题突破口做好准备。其次,对目标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抓住其中隐藏的一些关键词,通常借此可以确定解题范围。对于那些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条件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要注意关注问题当中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条件,防止落入出题者设置的一些文字陷阱。比如,给出水池的长宽高,让求其蓄水容量,前面长宽高的单位均为米,最后求解的蓄水容量单位是立方分米,小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忘记单位换算这一步,造成解题失误。再次,对已知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或者是重新组合,具体可以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信息整理,这样可以让已知条件变得更加清晰,为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打好基础。最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将题目中的一些具体信息进行转化,使其成为自己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信息。
        3.4利用问题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思考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到问题中自主的发现解决问题的要素,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从而吸引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考是妈妈如何向自己和弟弟妹妹平均分发15个糖果,15个糖果中有6个绿色的,如何分配,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实际的问题情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并适度扩展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
        3.5认真做好归纳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教学
        在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认真做好归纳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教学活动,之所以要做好这项教学活动,是因为很多实际的数学问题在解答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全面做好对题目内容的分析,只有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归纳出题目中的要点,从而结合要点来展开对数学问题的解答,避免出现解题失误。例如让学生从1到30中抽取任意两个自然数展开加法运算,让学生求解计算结果中奇数与偶数的个数。对于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很多学生会使用传统的方法逐个计算,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分析来找出计算规律,借助对题目中1+1=2、2+2=4一直到30+30=60,由于一共存在30个这样的偶数计算公式,所以奇数比偶数要少30个,简单的计算出奇数和偶数的数量。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笔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研究成果,提出了两方面的具体措施,希望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措施,并灵活变通,切实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欣,刘昭彤.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30-231.
        [2]杨聪.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9(09):59.
        [3]贾丽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探讨[J].学周刊,2019(02):93-94.
        [4]吴巧玲.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8(A4):102.
        [5]吴秋敏.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18(2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